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医护合作对COPD中度、重度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为慢性疾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从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与重度急性加重期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人,对照组43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介绍COPD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掌握有效排痰、呼吸康复训练、氧疗等技能,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健康教育,并于出院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1.COPD患者健康教育前自我护理行为情况:(1)整体自我护理行为总分范围为:50~117分,总均分为84.61士15.18分,属于中等水平的患者最多,占71.3%,余为低水平,无高水平的患者。(2)满足一般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总分为38.38士8.14,处于中等水平的患者较多,为72.5%;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行为总分为46.24士9.83,处于低水平的患者较多,占50%,中等水平占46.3%,高水平占3.7%。(3)处于低水平的13个自我护理行为条目得分在0.58土1.18~1.88士1.43之间,主要与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有关;处于高水平的1个条目得分为3.48土1.08,与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有关。2.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体质指数、住院次数、病程、呼吸困难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自我护理行为总分、两维度总分、生存质量总分、日常生活活动得分、社会活动得分、抑郁与焦虑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3个月在自我护理行为总分、两维度总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3个月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行为总分、两维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健康教育后3个月生存质量的总分(p<0.05)、日常生活活动得分(p<0.05)、焦虑得分(p=0.05)均低于教育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社会活动与抑郁得分无影响(p>0.05);实验组除社会活动得分(p>0.05)外其余均低于教育前(p<0.01);健康教育后3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的总分(p<0.05)、日常生活活动得分(p<0.05)、焦虑与抑郁得分(p<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社会活动得分无影响(p>0.05)。结论1.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属于中等水平,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较差。2.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提高了COPD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包括满足一般性自理需求的行为和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行为均得到明显提高。3.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提高了CO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了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4.医护合作健康教育的模式促进了医护合作,增进了医护患三方沟通,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促进了专科护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