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监测患者血浆中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活性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浓度,并分析患者SN-38血药浓度、UGT1A1基因多态性(*6和*28)与CPT-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监测患者血浆中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活性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浓度,并分析患者SN-38血药浓度、UGT1A1基因多态性(*6和*28)与CPT-11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及疗效间的关系,以优化CPT-11个体化给药,达到减少不良反应而不影响疗效的目的。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城大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CPT-11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5例,不限病种及治疗方案,化疗前进行UGT1A1*6和UGT1A1*28基因检测,所有患者均化疗至少一周期,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同时,纳入患者需在CPT-11静脉输注开始后第2.5h和49.5h时采集外周血标本,使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检测患者体内SN-38血药浓度。化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并详细记录其临床资料。按照毒性和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所有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实验共纳入CPT-11使用剂量65200mg/m2患者35例,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其血浆中活性产物SN-38的浓度,其中SN-38峰浓度范围为5.13191.33ng/mL,SN-38谷浓度范围为0.5115.61ng/mL,SN-38总AUC值范围是204.963255.77ng·h·mL-1。另外,35例肿瘤患者均检测UGT1A1基因型,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16例,占45.7%;单位点突变型15例,占42.9%;双位点突变型4例,占11.4%。其中UGT1A1*6发生突变的有14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野生型GG 59.4%(n=21),突变杂合型GA 35.3%(n=12),突变纯合型AA 5.3%(n=2);UGT1A1*28发生突变的仅有6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野生型TA6/TA6 81%(n=29),突变杂合型TA6/TA718%(n=5),突变纯合型TA7/TA7 1%(n=1)。研究发现UGT1A1突变型较野生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白细胞减少和12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43;P=0.009;P=0.045)。对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疗效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仅发现UGT1A1*6基因突变会增加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P=0.044),未发现UGT1A1*28基因多态性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另外,研究发现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和近期疗效不相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SN-38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发现,对于UGT1A1基因突变型患者,SN-38的峰浓度和SN-38总AUC值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均显著相关(P=0.006;P=0.041),且SN-38的峰浓度与呕吐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46);未发现SN-38血药浓度与近期疗效的明显相关性,也未发现其与UGT1A1*6或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灵敏、快速、准确且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常规CPT-11以及SN-38的血药浓度检测。且对于临床使用CPT-11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如若发生UGT1A1基因突变,不仅要关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延迟性腹泻的发生,也应密切关注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另外,SN-38的峰浓度和SN-38总AUC值均是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同时SN-38的峰浓度也是发生严重呕吐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既往化疗时容易发生骨髓抑制或消化道反应严重的UGT1A1基因突变患者,可行SN-38峰浓度检测,优化其CPT-11个体化给药方案。
其他文献
伊尔库茨克州是俄罗斯联邦的一级行政区,隶属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亚欧大陆中心地带,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东北地区指我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伊尔库茨克州与东北地区土壤相近,气候相似,风景相宜,两国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两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使两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在交融中有些差异,在差异中
随着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问答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任务旨在用知识图谱中的三元组回答用户问题,使用户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知识。然而,知识图谱问答由于知识图谱规模庞大、问题和答案数据异构而存在挑战。目前大量工作关注于分段式建模问题与三元组的局部匹配,从而进行答案选择。然而这样忽略了不同匹配子任务之间的关联,容易带来误差传播问题。此外,由于缺乏大规模无偏标注数据,模型遇到
本论文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分离纯化及其主要功能性进行了评价。完成了下述主要研究工作,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绿原酸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研究。以绿原酸的得率为
目的:红芪是补益类中药,为甘肃道地药材之一,具有补气升阳、敛疮生肌等功效,其主要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结肠溃疡引起的炎症反应与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现代研究表明,红芪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因此本课题研究从红芪不同提取部位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出发,探讨红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以期为红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
嗜盐菌因其在高盐环境适应性进化中形成了特殊的遗传机制、生理结构和代谢类型,同时含有特殊的耐盐基因以及可以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嗜盐菌的耐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嗜盐细菌及嗜盐古菌等方面,对于嗜盐真菌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分离自陕北花马盐湖水泽沉积物的一株嗜盐真菌Aspergillus montevidensis ZYD4为研究对象,对其耐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治疗某些恶性肿瘤方面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然而,ICIs治疗效果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尚无定论。因此,探索新的生物标记很重要。本研究拟用Meta分析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作为预测标志物预测ICIs治疗实体肿瘤患者疗效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VDR(Vitamin D Receptor,VDR)是转录因子核受体家族的成员,主要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节钙与磷酸盐代谢、骨骼发育、脂代谢、细胞增殖分化、神经系统发育、免疫调节,抗肿瘤发生和生殖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实验室前期构建了VDR敲除鼠,发现VDR敲除后小鼠生殖能力显著下降,脂肪合成减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6月龄和12月龄的VDR敲除型和野
金是一种宝贵的货币金属,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矿勘探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天然金矿床中,金往往与硫化物、硅酸盐等多种矿物伴生,通过对金伴生矿石的识别和分析来获取矿床信息是重要的探矿手段。探针、电镜等各类微区分析仪器在确定矿物元素构成和地质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往往需在实验室中进行,难以满足现场分析需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车载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复杂,大量的整车控制参数需要进行标定和优化,以保证汽车各个电控单元的协调运行,提高整车性能。本文设计并实
试油封隔器是在试油作业中封隔井下压力的关键工具,在高温高压井应用的安全性不容忽视。目前的研究未从系统角度研究试油封隔器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失效形式、失效判据、密封完整性,故进行试油封隔器系统非线性仿真分析及其性能信封曲线的研究。以试油作业中常用的RTTS封隔器为研究对象,考虑试油封隔器系统的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特征,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以Mooney-Rivlin应变能函数建立非线性材料模型,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