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提到,投资者的认知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偏差,比如过度保守或自信,这将导致投资行为的两种结果——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而这两个正是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理论基础。动量概念由Jegadeesh、Titman(1993)提出以来,就得到了许多关注,它的存在意味着股市非完全有效。在此之前,有不少人研究过我国股市的动量效应,以日度为考察周期的也有不少,但却没有人研究其在周内的表现规律。众所周知,我国股市往往在周末聚集大量的消息,很多券商选择在周一发布研报,投资者会关注此类消息,这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周一股市呈现出较大的波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情况?在周一收益较高的股票,之后的表现是否也不错?受到周一效应的启发,本文将该现象与动量效应相结合,利用非重叠的抽样方法分别构造赢家、输家,来研究周内是否具有动量特征以及股价运动规律如何。本文首先对周内效应做检验,发觉现阶段我国股市中仍然具有该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周一效应”。然后以周一为起点,设置周一、周一周二、周一至周三、周一至周四为排序期,参考JT(Jegadeesh&Titman)基本方法,即以不同排序期内股票收益率大小排序,选出前10%作为赢家,后10%作为输家,研究其收益规律,因为我国股市具有卖空限制,故未构造对冲组合。最后研究发现:(1)A股市场中具有短期动量以及反转特征;(2)赢家以及输家组合均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统计规律,即当排序期一定时,随着持有期的延长,组合盈利概率逐渐降低,收益波动程度与波动区间越大;(3)输家策略相比于赢家策略,收益更不稳定,风险更高;(4)在周一至周三、周一至周四选择出的股票组合,不管赢家还是输家,表现均比较差,没有投资价值,而将周一周二选择的赢家组合持有1天的策略表现出了整体上持续上升的动量收益;(5)考虑涨停板因素后,组合收益仍然呈现出了以上类似的规律,但动量特征减弱,反转特征增强,赢家组合盈利概率有所减小并且收益有明显降低,这说明强势股的存在对策略影响较大,使策略看起来表现较好,收益较高。在符合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下,本文研究了动量收益的短期运动规律,这无疑丰富拓展了动量效应研究,比如以月度为周期研究动量效应时可以与季节效应、一月效应相结合,从新的角度研究了股市的有效性,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这对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使投资者制定出合理并能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