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圆柱杆接触碰撞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两柔性圆柱杆纵向接触碰撞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为了深入研究接触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力学响应,设计了柔性体之间接触碰撞的实验方案,利用铝的导电性精确地测量碰撞的接触时间,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非接触地测量接触碰撞过程中柔性杆上各点的速度响应,同时通过动态应变技术测量出接触点附近的应变变化历程。实验结果揭示了碰撞过程中杆上各点速度响应形成弹性波的传播和反射现象,说明柔性杆中具有明显的弹性波传播效应。将实验结果与Hertz接触模型和FEM-λ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Hertz接触模型由于只考虑接触端局部变形而未考虑弹性波在杆中的传播效应,因此在处理柔性体之间的接触碰撞问题时并不适用,而FEM-λ模型由于考虑到弹性波的传播效应,因此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柔性多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工程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目前人们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所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介绍本文设计的两柔性杆接触碰撞实验方案,和实验中所采用的接触碰撞实验平台,以及接触时间测量装置。并验证了本文实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以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第三章首先阐述接触时间的精确测量对于建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开展对柔性多体系统接触时间的研究,介绍接触时间测量装置的原理以及测量结果,研究了不同碰撞初速度和不同材料情况下的柔性杆之间碰撞的接触时间,由于杆1碰撞端加工成半球形圆头,使得实际接触时间要大于一维杆的理论接触时间,而使用二维有限元方法计算的接触时间则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 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接触过程中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包括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和接触点附近的应变响应,对碰撞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揭示了碰撞过程中弹性波在柔性杆中的传播和反射现象,说明柔性多体系统接触碰撞问题中弹性波的传播效应不能忽略。通过实验结果与Hertz接触模型和FEM-λ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Hertz接触模型在处理柔性体之间接触碰撞问题时并不适用,采用FEM-λ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更为精确,并且在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时,采用一维单元计算误差较大,而采用二维四边形单元划分的有限元仿真所计算的结果则比较精确。 第五章为本文总结和对研究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中小学美术教育可陶冶和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人文情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兴趣小组的组建具有突出的成效.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兴趣小组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开展途
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生对音乐课程兴趣
在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歌曲、认识乐谱,更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
由于负荷的随机波动和电力设备随机故障,为了保证安全、可靠、不间断的给用户供电,电力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备用容量来满足非计划的负荷需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也渐渐成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重要辅助工具,为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传统的备用容量可靠性评估方法是对长期的系统备用容量可靠性进行评估,由于运行工况不确定,无法计及输电线路的约束,只能评估备用容量总量是否充足。鉴于系统运行时常出
乐谱是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学生需要在具有一定识谱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培养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其他能力.同时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中十分具有感染力的
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在群众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丰富群众文化教育内容,培养群众爱国主义情怀,锻炼群众文化实践能力.但目前群众文化教育内容单一,群众的认识和理解
电力电抗器广泛应用于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网中,它可以补偿系统无功功率和控制电压平衡,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故障电流抑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
随着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高速电气化轨道交通以及油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不同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干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由于不同原因,在各个系统内出现的交直流电干扰也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设备、器件内部间隙放电现象时有发生。不同设备及器件内的间隙放电会对设备及器件造成热冲击及热烧蚀,严重影响设备或器件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放电设备及器件的损坏而引发安全事故。特别在油气输送系统中,间隙
学位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因此风电机组的输出具有波动性,从而对电力系统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储能系统具有实时吸收和释放能量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弥补风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可以平滑风电机组的输出,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因此越来越多的风电场中配置了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的加入也给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储能系统的
本文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设计了一套仿真振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字化平台,为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动力学物理参数识别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对研究控制算法的适应性、物理参数识别算法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仿真平台的各项性能要求,完成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该方案以DSP为核心,采用上下位机结构,具有功能组成灵活、适合模块化设计的特点。(2)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