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4年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概念,职业倦怠逐步成为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多次报道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承担和职业理念较以前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对课程的认知,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承诺,还是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诉求,无不与教师的心理期待密切相关。改革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可能对教师的教学和生活造成精神困扰,而职业倦怠是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心理现象。职业倦怠表现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以无锡市(不含江阴市、宜兴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缓解策略和意见。研究表明:(1)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效能感降低维度最为严重,人格解体维度最不严重,很多老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倾向,应该及时预防和积极缓解。(2)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是否为班主任、婚姻、是否为教练员以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差异。(3)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在年龄、月收入上存在差异。(4)职业倦怠在学历上存在差异,尤其是专科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多个因素造成,分别为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组织氛围、学生因素、社会因素、工作负荷、家庭因素、教育发展。(6)八个影响因素对无锡市小学体育老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影响力不同。情感耗竭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工作负荷、组织氛围、教育发展、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人格解体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组织氛围、学生因素、社会因素、工作负荷、家庭因素、教育发展;成就感降低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组织氛围、社会因素、教育发展、学生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工作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