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鲎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沿海民众以之为海鲜美食,同时鲎试剂被广泛用于内毒素检测,因而鲎遭到大量捕杀,加上潮间带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污染,致使中国海域鲎资源急剧衰竭,濒临灭绝。中国鲎虽然已被沿海多省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详实的种群资料信息,鲎的保护管理相当不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国鲎的资源分布、资源量、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调查,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护方案,为中国鲎的科学保护管理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基于以上目的,开展了以下研究:
1、采用渔民调访、浅海底拖网、潮间带亲鲎产卵和幼鲎孵育情况调查方法,调查了福建海域中国鲎资源分布和数量,并走访了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代表性的鲎栖息地,对中国东南沿海中国鲎资源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鲎资源在中国海域正快速衰竭,濒临灭绝。
2、应用等位酶技术对中国鲎漳浦、连江和温州3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观察杂合度为0.4556,中国鲎种群遗传多样性尚且较高;F-统计量平均为0.0475,表明中国鲎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基因流平均为5.0120,表明3个地方群体间遗传分化低,群体间存在基因流。
3、采用FIASCO方法构建了中国鲎(CA)n微卫星富集文库。对21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了60条含微卫星序列,可设计引物的序列为38条。经37个个体PCR检验,获得9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其等位基因数为5-14个,平均每个位点具有8.1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637;经检测9个位点中7个位点明显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所有位点都不存在连锁不平衡(P>0.01)。这9对具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中国鲎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利用7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大陆沿海中国鲎9个地方群体遗传变异特点。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群体间变异极小;固定指数Fst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9个群体间无显著分化,且基因流较大,9个群体可视作同一个繁殖群体。Mantel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相关性。
5、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中国大陆沿海9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台湾西岸和日本群体进行比较分析。116个个体共定义27个单倍型。单倍型T1为9个群体共享单倍型,除了漳浦、湛江和儋州群体外,其它群体都有其独享的单倍型。金门和马公岛群体10个单倍型中,有6个与大陆东南沿海中国鲎共享,日本群体7个单倍型中有3个与中国海域中国鲎共享。AMOVA分析表明中国鲎93.0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遗传分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一些地理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日本群体与中国海域所有群体都具有显著性分化,而澎湖马公岛与宁海、连江、湄洲岛和北部湾等群体间存在显著分化。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显著性相关,可见地理距离是限制中国鲎基因交流的重要因素。分子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海域中国鲎在近期内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中国鲎的保护管理过程中,除了加强种群资源的恢复外,必须注重亚群的保护,可分为4个保护管理单元进行保护。而微卫星标记未能揭示中国沿海中国鲎的种群分化,因此线粒体控制区标记在分析种群遗传结构上比微卫星标记更有效。
6、设计了16对引物,通过扩增、测序和拼接获得中国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15008 bp),其基因组组成与其他后生动物相同,其基因排列顺序属于节肢动物中原始类型。与美洲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比较,两者基因组结构相似,其序列同源性较高。有螯亚门系统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肢口纲为基础群,鞭蛛目为原始物种,蛛形纲和海蜘蛛纲先聚成一支,再与鞭蝎目形成姐妹群,蜘蛛目与蜱螨目未形成明显的分支。
7、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海域中国鲎资源急剧衰竭,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计划凸显重要。本文从建立中国鲎保护区、中国鲎人工复育、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鲎的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