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前处理对热风干燥香菇品质和风味变化规律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5%以上,年出口10万吨以上。但现有的香菇产地干制加工技术主要基于传统干燥工艺,干制品存在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目前对香菇风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成品的风味,对加工过程中香菇风味的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难以给香菇干制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本研究采用高温前处理工艺提高加工制品的品质,开展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对提高我国香菇干制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探明干制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香菇的科学健康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在对高温前处理影响香菇干燥品质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了国内现有的香菇产地加工技术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优化了香菇热风干制处理的条件,并对该条件下的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前处理最佳温度分析。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香菇干制过程种的水分含量、质构、色泽、可溶性蛋白质、总糖、游离氨基酸、甲醛含量和风味进行分析,筛选最佳处理温度。结果表明高温前处理制得的香菇干制品外观品质优良,四种不同的热风干燥前处理提升了干香菇的外观品质、复水率、色泽、风味,同时降低其皱缩率、褐变度,并保持了较低的甲醛含量。75℃对干燥过程香菇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优。2.前处理最佳条件分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干制香菇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经过SPME-GC-MS检测分析,所有6个处理组中共鉴定出99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8种、酮类3种、醇类16种、酸类17种、酯类9种、含硫化合物10种、烃类18种、其他杂环化合物15种以及其他物质7种。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前处理在不同干燥模式里都存在积极作用,其中75℃前处理结合45℃/3.5 h-60℃/8 h处理香菇能够获得最佳的挥发性风味。3.香菇风味形成规律分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柱前衍生进行氨基酸组分分析,并结合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风味形成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75℃前处理结合45℃/3.5 h-60℃/8 h处理干燥香菇,研究干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与蛋白质的降解关系。经过SPME-GC-MS检测分析,共鉴定出9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16种、酸类12种、含硫化合物13种、烃类19种、其他杂环化合物15种以及其他物质(醛类、酮类和酯类)15种。香菇干燥过程中醇类、烃类和羰基化合物在干燥中含量下降,在干燥前期为主;酸类物质、杂原子化合物含量上升,在干燥中后期为主。前期的物质合成以含硫化合物为主,后期以美拉德反应为主,生成丰富的风味化合物。
其他文献
石斛酚是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重要药用成分之一。有关铁皮石斛中石斛酚的优化提取、积累规律、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GC-MS和HPLC-DAD技术对铁皮石斛中石斛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建立铁皮石斛石斛酚的测定方法,并对铁皮石斛及石斛枫斗的石斛酚含量进行检测。此外,研究铁皮
棕色棉与白色棉相比,存在纤维色泽不稳定,易分解,色素沉积不规律等不足。因此,了解棕色素化学本质及合成途径,是棕色棉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期为深入探讨棕色棉色素的合成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实验以棕色棉不同时期的棉铃为研究对象(白色棉为对照),分析棕色棉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其色素前体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陆地棉PKS进行全基因组鉴定筛选,旨在为明确色素合成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淡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是一个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的国家,安徽省更是在我国淡水渔业养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鮰鱼、克氏螯虾、大闸蟹等均是安徽省的主要出口淡水产品。但是近几年,由于在淡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不规范或过量使用农兽药,部分药物通过食物链传递以及自然循环作用而富集于淡水产品体内,严重影响淡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保证我国淡水产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分布多。随着对小麦高产的要求不断提升,小麦寒害问题被重视起来。前人针对小麦抗寒性的研究多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即使在实验室的研究也只是从生理理化等方面间接的进行的。本论文在实验室摸索人工处理小麦的合适的低温条件,成功进行实验室小麦抗寒性的鉴定,免去不定因素太多的田间记录实验。同时尝试实验室模拟倒春寒实验,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利用与寒害相关的基因序列,尝试开发TRAP标记
近年来,含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废水量正逐年增加,这些有的是处理不完全,或者没有处理直接排放,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同步聚磷脱氮技术是一种新的水污染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目前对同步聚磷脱氮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治理的热点。同步聚磷脱氮技术使得除磷与脱氮能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相比传统生物聚磷脱氮具有诸多优势,减少污水治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国内外对聚磷脱氮菌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际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适宜,尤其是云南等地区适合茶树生长,因此我国茶树品种资源繁多。反转录转座子是最古老的转座元件之一,在基因组的结构,进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具有高拷贝,高异质性等特点,与植物的抗逆性息息相关,所以成为研究植物基因组时不可或缺的研究部分。反转录转座子中一
废报纸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废弃物,其富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物质元素,是一种潜在的生物炭原材料。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发严重,而生物炭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水体重金属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废报纸为原料,在N2氛围保护下制备了400℃、500℃、600℃三种不同热解温度的废报纸基生物炭吸附材料,分别标记为WBC-400、WBC-500、WBC-600。通过调节溶液初始pH、Cu2+初始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理和健康功能。研究表明类黄酮化合物B环羟基化数目与其药理作用呈正相关。因此,本实验利用羟化酶复合物HpaBC优化了 B环邻位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条件。本文构建了多种HpaBC表达载体,根据其活性差异筛选出P2和P2&3开展了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培养条件为:底物(naringenin,N)浓度80 mg/L,菌株诱导温度28℃,最适
普洱茶因其独特的风味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有化学物质和健康功效也被广泛研究报道。一般认为,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形主要形成于渥堆阶段。因此,普洱茶在渥堆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目前,尽管普洱茶的相关研究很多,然而渥堆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却鲜有系统报道。传统渥堆工序对微生物、温、湿度的控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品质往往难以保持一致。现代数控发酵能够精确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含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是一群非适应性或泛嗜性的沙门氏菌,能引起各种家禽和哺乳动物的传染病,也可引起人类感染,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致病性主要与基因组上成簇分布的编码致病相关基因的特定区域,即毒力岛(SPI)相关,其中SPI-1和SPI-2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沙门氏菌利用其毒力岛上的三型分泌系统(T3SS)向宿主细胞内分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