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两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水溶液体系。对其性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混合体系的聚集体形貌、表面活性抗盐性能等,并开展了关于该混合体系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总结如下:首先,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可形成丰富的微观结构,在CTAB/SDS的水杨酸钠(NaSal)水溶液混合体系中,体系在一定的配比时发现了巨型的“类囊泡”结构,其形态和尺寸都优于传统意义上的囊泡,尤其是尺寸最高可达3mm;并且它能在100℃的水中存在而不会破裂,具有超强的温度稳定性,同时还有很好的时间稳定性和温度可逆性,这使得其在生物医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广阔。理论研究还发现半径较大的NaSal的存在是囊泡发展为巨型“类囊泡”的决定性因素。其次,盐电解质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的影响是实际应用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利用JK99B型全自动张力仪测定了CTAB/SDS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其抗盐性能。盐对表面活性的影响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分为三个区域:①在SDS占优势时,钠盐的存在可以极大的提高了体系的表面活性,含不同阴离子的钠盐降低表面张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而钙盐的存在,却降低了体系的表面活性。②在SDS和CTAB的配比为1:1时,无机盐和有机盐的存在都对体系的表面活性基本上不产生影响。③在CTAB占优势时,无机盐的存在对体系的表面活性基本上不产生影响,但半径较大的阴离子官能团为水杨酸根离子(Sal~-)的有机盐的存在,却使得体系的表面张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即降低了体系的表面活性。最后,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应用于三次采油(EOR)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本文首次系统全面的研究了CTAB/SDS体系的驱油性能。通过考察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驱(HPAM驱)、CTAB/SDS体系驱(AC驱)、HPAM+AC体系段塞三种驱油方式的驱油效果发现: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与HPAM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它集高粘度与高活性于一身,具有较强的洗油能力,能极大的提高采收率,但是由于存在吸附和滞留的问题,其驱油效果和HPAM驱相当;HPAM+AC体系段塞方式由于即保留了两种体系的优势,又弥补了彼此的缺陷,其驱油效果最为显著,且重复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