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武术不仅练习方式丰富多样,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形体美学、中医保健等融合了多种学科的思想,文化底蕴深厚,且富有哲学。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传播武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初中武术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5所城市为代表,对已开设武术课的20所初中武术教师及学生进行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初中武术教学成效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武术教学的建议,为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一热一冷”,社会上文化交流中武术很热,但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却很冷,究竟现状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中国印迹”。为此,对目前江苏省已开设武术课的初中体育老师与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武术教学现状、问题及原因。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初中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武术课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与学生求知的需要脱节;江苏省初中武术任课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龄低、教学经验缺乏,对教学把握不太全面;武术课对教师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体力消耗大,因此导致一部分武术任课教师应付式教学或者不愿教授,武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武术任课教师对于武术的教学而言,只是完成了套路教学,对于武术内在的原理,大部分教师没有或者很少结合武术所蕴含的攻防技击来教学,所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习武兴趣也大大的减弱,容易使学生以为武术只是花架子,对学生的正确认知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对防身自卫价值的认知较低,而学生认知较高,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武术防身自卫的价值,由于学生对武术认知更多的来源于电视媒体,小说等,所以更多的学生认为武术就是防身、搏击的技能,两者认知的偏差可能直接影响教学与求知矛盾的产生的根源;其中教师、学生对武术课改革期望的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学生对于武术课加强防身自卫的技能、武术的对抗性意见分歧较大。因此提出: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武术任课教师认知水平及专业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武术课的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既注重形式又注重武术的内涵。以培养学生习武兴趣为目标,增加简单的机械套路和实用性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武术理论课课时,提高学生对武术认知;增加对练及师生互动,提高武术的实用性及对抗性教;增加武术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习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