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连续增强纤维GF/热塑性树脂纤维PET预混料(摩擦纺包芯纱)进行了研究。具体对包芯纱的加工、包芯纱的结构和性能、包芯纱的热压浸渍性能、包芯纱的纺织预型件和复合材料的加工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包芯纱加工时,热塑性树脂必须首先加工成短纤维棉条。在摩擦纺纱机上通过摩擦纺包缠法加工可将连续增强纤维和树脂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包缠结构的预混料(包芯纱)。对纺纱加工范围的分析表明,这种加工方法可以方便地调节包芯沙的混比,并保证树脂纤维完全包缠增强纤维丝束,纺纱加工高速高效,成纱可形成较大卷装。从后续加工角度建立了包芯纱的结构和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并考察了纺纱工艺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比和摩擦比是两个重要的工艺影响参数,其中摩擦比对包芯纱性能的影响存在极值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粘度高,对增强纤维浸渍性差。本文通过对包芯纱预混料热压后的截面图和热压后被浸渍的玻璃纤维束与未被浸渍的玻璃纤维束的断裂强力的比较得出的断裂时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来研究热压工艺和包芯纱结构对浸渍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断裂时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与浸渍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情況下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越大,浸渍效果越好。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得到了热压工艺和包芯纱结构对浸渍效果的影响:成型温度越高,浸渍效果越好;保温时间越长,浸渍效果越好,但是当超过一定的保温时间以后浸渍效果达到一个极限;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值,此时浸渍效果最好;随着增强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浸渍效果越差;摩擦比越小浸渍效果越好,存在一个摩擦比临界值,浸渍效果最差,超过这个临界值,虽然浸渍效果有所好转但是浸渍效果还是很差。前人对浸渍模型的研究都是以完全浸渍时间来判断,但是完全浸渍时间在实验中很难把握,本文从基体浸渍度出发讨论了包芯纱的浸渍模型,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通过机织、编织和针织等方法摩擦纺包芯纱可以顺利的成型纺织预型件,进行机织物加工时,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经过防剥离处理的包芯纱可以顺利的进行织造。并且包芯纱纺织预型件可以方便地成型一定结构的纺织结构型复合材料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