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商誉的处理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从2010年开始,我国高溢价并购热潮出现,从而很多高商誉企业出现。由于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处理不当,企业商誉爆雷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被高溢价并购的企业在业绩承诺报告期后骤然“变脸”,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导致母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这大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秩序。高商誉以及商誉减值的成因有哪些?它们又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呢?这是许多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华谊兄弟是影视行业商誉减值金额较大的案例,该公司在2010~2015年疯狂并购,形成了高额的商誉,在2018年12月31日计提了高达9.73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因此本文选取了华谊兄弟这一典型商誉减值案例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商誉和商誉减值的相关文献,并且讲述了当时影视行业并购商誉和商誉减值的宏观情况。然后,本文对华谊兄弟进行了简介和业务介绍,并且在公司概况中对它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考察,其中财务状况表明华谊兄弟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较差,且在2018年和2019年面临巨额利润亏损。接着在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对华谊兄弟发生的商誉减值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溢价并购的主要原因是业绩承诺、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体现有限以及管理层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之后通过对商誉减值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溢价并购提高了商誉减值的概率。第二,由于减值测试的迟滞性和主观性,前期商誉减值计提不足。第三,影视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具体表现在影视剧制作周期长,观众需求变化快以及行业监管力度加大。同时,本文还阐述了商誉信息披露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初始并购成本信息披露不完整。第二,缺乏可辨认净资产的评估内容的。第三,商誉减值测试信息披露不完整。最后,本文从公司经营和股价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了商誉减值对公司造成的经济后果,可以发现华谊兄弟并购事件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与并购价格相匹配的收益。结合以上分析,本文从商誉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商誉信息的披露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商誉初始确认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要谨慎使用业绩承诺、改善收益法、完善无形资产的辨认。从后续计量的角度来看,相关部门要细化减值测试资产组的认定、完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督职责。最后,上市公司要完善商誉信息的披露。随着我国商誉爆雷现象的增多,企业更应注意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了解各个风险产生的原因及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同时本文期望对我国企业未来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给予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