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人类对翻译时大脑---这个“黑匣子”的运作机制的兴趣几乎是与有记载的翻译研究的历史一样悠久,但碍于研究手段的缺乏,对翻译中的思维过程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很大的进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虽然有部分翻译理论家曾提出过一些翻译过程模式,但这些都是思辨式的,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要真正考察动态的翻译过程就必须借用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有声思维法的运用,翻译过程研究才开始逐渐发展,并在九十年代快速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怎样将有声思维法引入到国内翻译资格证考试的研究中,并将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者试图从理论分析和实验认证两个方面来做些有益的探索。
本论文回顾了历史上翻译过程研究中和笔译有关的重要的研究成果。经作者考证,对现有的翻译过程模式研究分成了三大流派:即传统的语言学派,文学理论学派以及认知语言学派,并力求分析得出各个模式的理论成就以及不足之处,为实证分析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有声思维法研究是本论文的另一个理论重点,作者首先介绍了有声思维法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使用有声思维法研究翻译过程的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发表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论著。概括而言,这二十多年来有声思维法翻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述要、和翻译方式四个方面的研究,作者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一个实例,作者力图将有声思维法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将理论过程研究与国家翻译资格证考试相结合,通过详细分析译者的翻译过程,翻译单位的选择,译者的认知思维过程以及翻译单位选择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何种翻译单位,对其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尽量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译者应该尽量采用较大的翻译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