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胡(Bupleulum chinense DC.),别名北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入药,大宗常用中药材,主要成分为柴胡皂甙,具解表和里、疏肝解郁、升阳的功能。近年来,由于天然野生柴胡被无限采挖,导致全国柴胡产量急剧下降;且随着对柴胡药理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柴胡产品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更使它的发展前景看好,柴胡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柴胡种子发芽率低,开始发芽和完成发芽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均很长,造成种子发霉从而失去发芽力,即使萌发,出苗也不整齐,并且由于农户种植及管理粗放,产量较低,病虫害频发,影响收益和种植积极性;因此大力开展人工规范栽培既成为解决柴胡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因而研究柴胡种子繁育技术和播种方式,实现柴胡大规模规范化栽培,对于柴胡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以柴胡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条件、药剂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结合不同播种方式探索柴胡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为实现柴胡规范化大规模栽培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柴胡种子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种子成熟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研究表明:GA3、6-BA、水杨酸、高锰酸钾等药剂处理均可以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其中,采用0.05mmol/L的水杨酸溶液浸泡24h效果最好,可使柴胡种子发芽率达到67.33%。较低浓度水杨酸浸种24h有利于北柴胡种子萌发,提高发芽速率;较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GA3浓度在100~300mg/L,6-BA浓度在0.1~0.7mg/L范围内均可显著提高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启动日无显著差异,高峰日却明显提前。经0.4%KMnO4处理,可缩短柴胡种子的萌发时间,而且发芽率高达55.78%,比对照增加15.11%。2、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表明,柴胡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为25cm、田间密度为6.0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田间群体布局和生长最为合理,因此,建议柴胡基地改变原有的粗放式撒播种植管理方式,采用25cm行距的条播种植管理方式,提高产量和收益。3、《柴胡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规范了优质无公害柴胡规范化生产的产地生态环境、物种类型、栽培及生产管理技术、采收与初加工、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等技术要求。适用于陕西省凤县及周边气候相近的柴胡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