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排气、排便困难,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这不仅能够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还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及时有效的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认为,手术属金刃所伤,正气受损,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机郁滞,腑气不通,血行不利而成血瘀,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乏力等症状。故术后早期病机主要责之于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治疗宜遵循益气扶正,通腑导滞之原则。本文通过观察益气通腑汤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的促进作用及体质改善方面的作用,探讨益气通腑汤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在妇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所有观察病例均为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东方医院妇科住院的患者,拟行择期腹部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所有患者全部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均使用镇痛泵。患者年龄范围为19~63岁,手术时间为0.58~3.58h,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子宫及附件手术、经腹子宫及附件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盆腔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方面的分布情况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术前、术后常规处理方法,治疗组选用益气通腑汤(药物组成:莱菔250g、芒硝10g、生代赭石15g、沉香面6g、木香6g、枳壳8g、生槟榔10g、旋覆花8g、厚朴15g、红参15g)。服用方法:治疗组于术后6h开始口服汤药,6h内全部服用完,并于术后第1天再予1剂,早晚各1次分服。对照组术后6h予患者温开水450ml,少量频服,6h内服用完,并于术后第1天予温开水450ml,早晚2次分服。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对术后第一、三天患者的倦怠乏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体征的程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1.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三种不同术式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与LAVH、 LAVH与经腹手术之间排气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3.治疗组患者术后倦怠乏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4.对有关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和总体分级计分,术后第一天两组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三天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益气通腑汤可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排气及排便情况,从而使排气、排便时间缩短。2.益气通腑汤还可改善术后患者倦怠乏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及其它伴随症状。3.另外,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也有一定影响。4.益气通腑汤可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