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高效持续地建设农业信息化,对于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推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宜宾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摸清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宜宾市农业信息化有序、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宜宾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依次达95.16%、95.83%、48%;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已建设数据库、专家系统75个,农业科技成果取得积极进展:信息服务平台取得积极成效,市、县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短信平台、涉农电视节目开通率分别为81.82%、63.64%、27.27%;各类信息服务机构迅速发展,信息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现状评价矩阵中等级“好”和“一般”的概率相对较高,为0.8278;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差”和“很差”的概率为0.6174:服务机构与人才建设“一般”和“差”概率为0.8283;资金投入现状“差”概率为0.6751;服务保障现状“很差”概率为0.976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宜宾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一般”,等级“好”、“一般”、“差”、“很差”的概率分别为0.1438、0.4551、0.2057、0.1954,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3)宜宾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多头建设、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公共资源浪费大;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农户信息获取仍以电视、街头广告、报刊杂志等传统方式为主,而现代方式如短信、电话、上网查询等仅占13%、10.31%和6.73%,渠道获取单一、利用率低,使资源进村入户困难;服务机构配套不完善,建设不合理,仅14.35%农户表示满意;服务人才队伍缺乏,每千人信息服务从业人员仅0.26%,兼职人数高达80.41%,文化程度普遍低。(4)制约宜宾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不足、持续性差,市级财政预算每年仅3万元左右,乡镇村则几乎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家庭收入低,信息化设备缺乏,固定电话户均0.45部,移动电话1.29部,家用计算机0.04台,接入互联网的仅0.01台;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信息化意识薄弱,高中及以上仅占3.98%;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土地经营规模小,信息需求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外出务工人员比例高,农民从事农业积极性不高。(5)对宜宾市农业信息化高效建设的建议如下: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力度,加大资金和政策法规倾斜力度;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标准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多措并举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引导农民信息需求形成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