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闹——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直观感受。如果你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形容一出戏之精彩,那么就说它是“热闹”的,便足以让人理解。这个最简单不过的常用词,涵盖了传统戏剧乃至诸多传统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刻命意。“热闹”、“闹热”其实一也。闹热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有可能接近并揭示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戏剧史分期的重新界定出发,主体共分六章,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关系;再为闹热性与戏剧本体的关系;三是东亚戏剧的闹热性。前两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戏剧,为第一至第五章;后一点是第六章,从比较戏剧学的视角出发,对东亚汉语文化圈中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戏剧之闹热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闹热性与戏剧史。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发展相统一,不仅随着传统戏剧的发生而出现,而且伴随其发展成熟而变化。闹热性是推动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其作用下,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三个时期——原始宗教阶段、民俗演艺阶段、戏曲艺术阶段,完成了娱乐、艺术的两次转型,并呈现出顺序发展、辩证统一的三个形态——原始闹热性、民俗闹热性、戏曲闹热性。闹热性与戏剧本体。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其不仅通过传统戏剧的不同形态与大量“闹”字戏得以呈现,而且还存在于仪式、民俗、节日、文本、舞台表演、观演传播、戏剧审美等诸多方面。可见,中国传统戏剧本体与闹热性是统一的。东亚戏剧的闹热性。东亚各国文化“同源异流”、“同根异花”,其戏剧构成了东亚戏剧圈。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闹热性亦是东亚戏剧的主要特征,但又各具特点。日本戏剧闹热性“退而其次”,仅存一隅;韩国戏剧闹热性原始与民俗混杂,形成独特的民俗闹热特征;越南戏剧闹热性则颇具民间性特点。传统戏剧及其闹热性是中国人传统闹热生活的直接产物,集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映射出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本文对于传统戏剧闹热之系统全面研究,具有补白意义。其次,本文从戏剧史、文学史、文化史等角度,运用民俗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以求打开一个传统戏剧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因此亦具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此外,本文诸多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故而研究兼具实践意义。结语部分,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的“回返”规律,这是对艺术规律的一次探索性发现,故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在“一纵一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本体——两条线索上展开论述,而后又在东亚戏剧圈中“游走”一程,将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进行了全面发掘,并以此得出:闹热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