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苗医与中医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异同及蟾灵膏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的作用机制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对比苗医与中医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异同
  现今民族医药事业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苗族医药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因其独特的思维方法、疾病理念,以及特色的药物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苗医与肿瘤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其与中医理论对比有何异同的报道也相对较少。
  本着苗医简、便、廉、效的特点,本课题组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整理发现,苗医与肿瘤相关理论有生成学说、三本论及架组理论,而苗医架组理论与中医藏象学说、苗医三界学说与中医三焦理论、苗医筋脉学说与中医经络学说等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苗医在对肿瘤的内治法、外治法及心理疗法上也与中医理论有一定的交集,同时也存在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因而,苗医相关理论知识在肿瘤的治疗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这些也都是祖辈们在不断实践中所提炼出来的宝贵财富。
  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点,前言主要介绍了本部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介绍苗医发展背景,以及梳理与肿瘤相关的苗医理论;第二章主要对比论述苗医与中医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异同;小结部分总结苗医与中医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异同,发现两种理论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同时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二部分 蟾灵膏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干预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建立结直肠癌CT26细胞BALB/c小鼠肝移植瘤模型,探讨蟾灵膏对肝转移微环境的作用,并以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HIF-1α、VEGF、Snail、E-cadherin为切入点,明确其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寻求新的药物和途径。
  方法:建立结直肠癌CT26细胞肝转移模型,造模完成2周后,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Model)、卡培他滨组(Capecitabine组)、蟾灵膏高剂量组(Chanling Gao high, CLGH)、蟾灵膏中剂量组(Chanling Gao middle, CLGM)、蟾灵膏低剂量组(Chanling Gao low, CLGL),每组12只:同时,选取12只与造模小鼠同样条件的小鼠作为正常组(Normal)。Normal、Model组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 Capecitabine组给予0.359 g/kg的水溶液0.2 ml灌胃,每日一次,在给药5d后,停药2d,以此作为1疗程: CLGH组给子6.06 g/kg的水溶液0.2ml灌胃,每日一次: CLGM组给予3.03 g/kg的水溶液0.2 ml灌胃,每日一次: CLGL组给予1.52 g/kg的水溶液0.2ml灌胃,每日一次。均连续给药2周。一般指标观察:①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隔2天用电子称测量一次体质量;②给药结束后,次日用眼球取血法取得小鼠全血,脱颈法处死小鼠,用组织剪暴露腹腔,完整摘除小鼠肝脏,观察肝脏转移瘤情况,对肝脏转移灶数目进行计数,作好记录。并及时称取肝脏重量,计算肝脏指数。病理组织学指标:①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转移瘤微观结构;②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VEGF的表达水平: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脏转移瘤中HIF-1α、VEGF、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④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转移瘤中IL-6、STAT3、p-STAT3、HIF-1α、VEGF和Snail的蛋白表达。
  结果:一般指标:①Normal组小鼠体重呈逐渐增长趋势,但Model、Capecitabine、CLGH、CLGM、CLGL组小鼠因造模腹部多发转移瘤的原因,使得腹部均出现大小不一的膨出的肿块,导致小鼠体重增长趋势显著。②肝重及肝脏指数方面,与Normal组相比, Model组小鼠的肝重和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Capeciabine、 CLGH、CLGM组小鼠肝重和肝脏指数减轻(P<0.05);与CLGL组相比,CLGH、 CLGM组肝重和肝脏指数减轻(P<0.05)。③肝转移瘤方面,在接种CT26细胞后,各组肝脏表面均布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其中Model、CLGL组肝脏结节较多; Capecitabine. CLGH、 CLGM组小鼠肝脏结界相对分布较少。与Model组相比,Capecitabine、 CLGH、CLGM组小鼠肝脏转移瘤明显减少(P<0.05);与CLGL组相比,CLGH、 CLGM组小鼠肝脏转移瘤也有所减少(P<0.05)。病理组织学指标:①HE结果发现,Normal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大小基本-致,细胞核边缘清晰,细胞质均匀,肝索排列规则,肝小叶结构清晰: Model组小鼠肝组织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呈不规则密集排列,可见细胞质缩小,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增大,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核分裂,异型性明显: Capecitabine、 CLGH组小鼠肝组织肝索摆列尚规则,肝小叶:布局尚存,仍可见异型增生的细胞; CLGM组肝索摆列稍乱,可见大细胞及小细胞性异型增生,但较Model组明显减少; CLGL组肝索摆列较乱,明显可见大细胞,及小细胞性异型增生,核染色质致密。②ELISA结果提示,与Normal组比较,Model组小鼠血清中的IL-6、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Capeciabine、 CLGH、 CLHM组小鼠血清中的IL-6、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CLGL组相比,CLGH、 CLGM组小鼠血清中IL-6. 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提示,VEGF蛋白在Model组呈强阳性表达(+++),在Capecitabine组呈弱阳性表达(+),在CLGH组呈弱阳性表达(+),在CLGM组星阳性表达(++),在CLGL组呈强阳性表达(+++); HIF-1α蛋白在Model组呈强阳性表达(+++),在Capcitabine组呈弱阳性表达(+),在CLGH组呈弱阳性表达(+),在CLGM组呈阳性表达(++),在CLGL组呈强阳性表达(+++); E-cadherin蛋白在Model组呈弱阳性表达(+),在Capeciabine组呈强阳性表达(+++),在CLGH组呈强阳性表达(+++),在CLGM组呈阳性表达(++),在CLGL组呈呈弱阳性表达(+)。④Westem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肝脏中IL-6、VEGF、 HIF-1α、 Snail、 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与Model组相比,Capecitabine、CLGH、CLGM组小鼠肝脏中IL-6、VEGF、HIF-1α、Snail、 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与CLGL组相比,CLGH、CLGM组小鼠肝脏中IL-6、VEGF、HIF-1α、Snail、 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1)蟾灵膏具有改善CT26细胞建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BALB/c小鼠模型肝重及肝脏指数,起到保护肝脏作用,并抑制肝脏转移瘤的生长。(2)蟾灵膏可以下调CT26细胞建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BALB/c小鼠模型血清中IL-6、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小鼠肝脏微环境IL-6、p-STAT3、 HIF-1α、VEGF、Snail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抑制肝脏微环境新生血管的生成及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苗药定痛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SP、β-E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苗药定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同时阐述“苗药定痛汤”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就诊于我科门诊或入住病房的并符合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苗药定痛汤”组,对照组为卡马西平组,各30例,14天为一
目的:评价刺血醒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到2018年5月问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及西医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收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两个观察时点NIH SS评分、Barthel指数、mRS评分、中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保肾排毒汤对脓毒症AKI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AngⅠ)、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的影响,探讨保肾排毒汤对脓毒症AKI患者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保肾排毒汤在临床上治疗脓毒症AKI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及具体指导,为保肾排毒汤特色方药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为中医特色方药的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COPD骨骼肌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COPD稳定期骨骼肌萎缩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40例COPD稳定期GOLD3级患者,中医辨证为肺脾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电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1次/天,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中隔2天,共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C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扶脾柔肝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肠道屏障指标,门静脉内径等变化情况,以探讨扶脾柔肝方联合卡维地洛降低门静脉压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照组治疗方案按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片执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脾柔肝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解郁宁神汤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从而探讨解郁宁神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上采用解郁宁神汤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肝火扰心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人。治疗组
学位
目的: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董湘玉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探讨董湘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以传承、发扬名老中因临床经验。  方法:收集董湘玉教授2014年4月至2019年2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筛选出的110例有效(1000诊次)医案进行预处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的医案分析和方剂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关联分析
目的:该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索该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内涵及临床意义,为中医药治疗该证提供新思路及方药,从而为临床上运用益气强心汤治疗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方法:将收集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基于指南规范化西医治疗上同时加服益气强心汤,单纯西医治疗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共观察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祛风利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简称喉咳)患者前后症状、体征、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其对喉咳的疗效:通过观察使用祛风利咽散对喉咳豚鼠咳嗽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中IgE、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L-4)含量的影响及咽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了解祛风利咽散对喉咳豚鼠IgE、Th1/Th2及咽部炎症的影响。  方法:  临床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喉咳患者90
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方治疗心阳不振兼痰瘀型胸痹心痛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病人,年龄在30~80岁,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阳不振兼痰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予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