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女性盆腔支持结构的解剖特点,改良传统手术方式,探寻更有针对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手段。
方法:解剖学部分: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在10例20侧正常成年女性盆腔标本上,以子宫下部、阴道上部为中轴区,对其周围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用SF2000数显电子卡尺对子宫骶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以及输尿管盆段等具体结构进行了测量;临床部分:依据大体解剖观察结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传统治疗手段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临床。
结果:
解剖学部分:膀胱阴道间隙上1/3部分为疏松结缔组织,下2/3组织致密。子宫主韧带内侧的长度为36.49±2.45mm,宫颈段的距离是18.68±3.29mm,阴道段的距离是19.10±4.13 mm;子宫圆韧带子宫端至盆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长度为86.77±4.64mm。直肠阴道间隙有两层筋膜,其长度为37.41±3.68mm。子宫骶韧带分颈、中间、骶骨部三部分,自起点至直肠端的距离是20.44±4.23mm,子宫端的宽度为11.38±1.12mm,直肠端的宽度为21.42±2.10mm。紧邻盆膈上筋膜组织疏松,输尿管行经盆腔的结缔组织间隙中,形成输尿管隧道,输尿管盆段分3部分,分别为:盆壁内段(48.23±10.12)mm,子宫主韧带段(18.75±4.34)mm;膀胱宫颈韧带段(25.65±5.87)mm。
临床部分:采用改良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28例患者,临床效果全部满意。
结论:以子宫下部、阴道上部为中轴区,其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学特点,有助于改良的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