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中国和建设生态文明被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由于急于发展经济,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因此,遴选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依据关键因素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这将有助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聚有限的资源,在保护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高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的研究:(1)构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框架。本文选取八个有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进行调研,通过对部分代表性村寨进行实地调研并发放纸质版问卷和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八个县的相关群体发放电子版问卷,共回收641份有效问卷,问卷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处理问卷数据,分别对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制度这三个维度提取公因子并归纳命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框架。(2)识别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框架,构建起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运用BP-DEMATEL方法计算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改进了传统DEMATEL方法中专家打分具有主观性的问题。再结合摆幅置权法赋权后计算出综合重要度的大小,定量化地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升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计算得出的本研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按照综合重要度排序依次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环境信息公开率、环保投资额占GDP比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3)探析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涉及到政府、企业、公众三个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基于Agent建模,对三大主体分别进行属性、系统框架、交互机制、行为模型分析,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模型。根据模型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变量,设计6条建设路径:传统建设路径、增加环保资金支持建设路径、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路径、提高环保参与监督建设路径、协同调整建设路径。利用Netlogo软件,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通过调整各路径变量的参数进行模拟仿真,按照减量化、协调化、高效化标准,探寻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4)提出实现有效路径的保障措施。根据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的实证分析,构建了有效路径实现的四维一体保障措施:倡导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规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后,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框架,进而建立了符合本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后文关键因素的识别奠定了基础;第二,运用改进的BP-DEMATEL方法结合摆幅置权法识别出关键因素,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局部优化,提升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第三,依据关键因素运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突破本研究区域相关研究问题现有定性化的局限,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工具,科学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总之,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保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全国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