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探测识别的图像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探测与识别包括目标探测和目标识别两个阶段,前者是当目标在图像中成像较小时探测出目标的位置,后者是当目标在图像中成像较大时识别出目标的类型。目标探测与识别在现代国防、工业、医学和空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已成为各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目标探测与识别的输入是图像,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探测与识别的结果,因此,对原始图像进行面向探测识别的优化处理是提高目标探测识别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以人眼对图像的探测识别为背景,开展图像优化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首先,进行了现有典型图像优化方法的比较研究:面向探测识别,在现有图像优化方法中寻找优化效果较好的典型方法并实现;在此基础上,从优化效果、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三个方面对典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实验,得到如下结论:现有的图像优化方法没有确定的优化目标,不适用于探测识别任务。   其次,结合探测识别的特殊任务需求和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提出了一种面向探测识别的图像优化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在保持图像原有信息的前提下,使图像中相邻区域间的灰度差异最大限度地被人眼感知。其实现过程为:首先根据图像区域间的邻接关系,提出一种灰度合并策略,实现用最少的灰度来表示一幅图像;再基于人眼JND特性建立一种灰度映射关系,通过灰度映射的方式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图像优化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典型的图像优化方法。   最后,进行了图像优化方法工程实现技术研究:根据探测识别任务的工程化需求对前面提出的新算法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并在DSP C6455-850硬件平台上实现了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限定的内存空间内可以满足处理实时性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目前典型图像优化方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人眼探测识别的图像优化方法并在DSP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工程实现。该方法可以在保持图像原有信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眼对图像信息的感知程度,从而提高人眼对图像中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优化效果好、占内存空间小,处理速度快点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得以发展。PCNN有着生物学背景,它的神经元模型是因为模拟视觉神经细胞活动而得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服务业也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我国的信息服务
在以往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线上待加工或待装配物体往往以纯机械方式进行排序或装配。该方式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拥堵,生产柔性低,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针对这一难题,急需有效的
上肢作为我们人体最灵活、也是最为复杂的运动执行部件之一,在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小脑、脊髓等各级神经子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完成各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动作(例如抓取、摆臂
近年来,统计机器翻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基于不同范式的统计翻译模型被相继提出,如基于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基于句法的统计翻译模型等等。每一种模型都有它自身的优点和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兴起和智能控制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全,网络控制系统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面对网络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理论不断丰富的情况,需要把这些先进的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不依赖于人体神经和肌肉组织,而通过识别人脑认知反馈信息直接和外界进行通讯的技术。脑-机接口通过信号采集设备直接采集大脑认知反
近年来,脑卒中正以上升的趋势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导致患者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是治疗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的主要手段,传
语种识别是对非限定说话人所讲的语言种类进行识别。该技术是近年来语音识别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可广泛应用于多语种信息服务和军事安全领域。目前大多数的语种识别系统
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机器人系统有时仅靠自身感知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和环境需求。网络化机器人系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扩展机器人系统的感知能力,受到普遍重视,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