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土地产权作为土地问题的核心,更是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集体产权关系模糊、归属不清楚、权责不明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明代将历代土地制度推向顶峰却最终亡于土地问题,期间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正是影响国家兴亡的关键。本文以明代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并以明代徽州地区为例,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土地契约文书中的土地交易数据的分析,力求展现明代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过程、特点及影响,进而以明代土地产权问题对统治的影响为鉴,为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本文将明代划分为三个阶段,明前期、明中期和明后期,在明确了明代的土地类型和性质后,通过对明代三个阶段的土地政策、土地类型和土地权属的转移进行介绍,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总结了明代土地产权关系变化的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明代徽州地区为例,利用明代徽州土地契约文书中的土地交易数据进一步作出定量分析,以统计表和趋势图反映的结果来对徽州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和影响进行具体说明。 研究发现,通过实证分析的徽州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变化与明代整体情况基本一致。明代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较为漫长和复杂,大体历经三个阶段,明前期以国有官田土地为主,土地产权关系在国家的强制管控下相对固定清晰;明中期经过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的发展,大量官田向民田转化,国有土地呈私有化发展趋势,产权关系在土地市场的形成中通过土地转移交易逐渐发生变化;明后期在土地兼并与土地买卖的持续加剧下,绝大部分的土地实现了私有化,产权关系在肆意的土地交易下混乱不堪,国家的管控力已难以为继。明代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呈现出5个变化特点:地权属性由国有向私有转化;地权分布由分散到集中;地权转移由政治强制到经济自发;地权转移阶层由特权向庶民转化;地权界限由相对清晰到混乱模糊。徽州是展现以上变化特点的典型地区,其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集中体现于土地转移交易过程中,但过于频繁的土地转移交易带来了经济矛盾性发展、社会不稳定、土地管理不便等负面影响。 本文最终在分析了明代产权关系的变化后,揭示了明代灭亡的根源是在土地问题上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土地交易的盛行下无法控制和明确土地的权属问题,土地问题进而引发了阶级矛盾激化,威胁了政治统治。以史为鉴,围绕当下“三权分置”改革,针对国家与农村集体、农村集体与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对关系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