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时间投影室内扇区丝室升级和基于GEM及阳极丝面的新型时间投影室阳离子回流抑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更深层次上研究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的相变过程及寻找可能存在的QCD相变临界点,RHIC STAR计划在一期能量扫描结束后对探测器进行升级,其中内扇区时间投影室iTPC成为此次升级的核心部分。iTPC升级项目计划把内扇区丝室读出覆盖率由20%提升至100%并升级相应的读出电子学。探测器经过升级后预期将获得更好的动量分辨率,更好的dE/dx分辨率,并在高快度区间(1<|η|<1.5)大幅提升对粒子径迹的重建效率。在iTPC展开量产工作前,考虑到升级指标对多丝正比室三层丝面的严苛要求,分别为其搭建了绕丝系统和丝张力测试系统并实现了自动化。经过对其精度和稳定度的测试,发现这两套系统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物理精度要求。针对绕丝过程中出现的丝张力不均匀现象,使用ANSYS对丝框进行受力变形分析后基于Lab VIEW开发出一套张力实时补偿模块成功解决了该难题。iTPC进入正式的批量生产阶段后,每个生产环节都得到了严格的把控。在性能测试环节,为其搭建了一整套硬件设备,整个测试基于55Fe放射源及高频X射线管,并辅以多道脉冲分析仪、示波器、STAR电子学等先进数据采集仪器。对于iTPC的性能测试主要分为丝端读出测试和pad读出测试。在丝端读出测试中,探测器的增益可以稳定在2500左右(阳极丝工作电压1120V)且在这个增益附近具有良好的正比性,增益均匀性好于2%,能量分辨率可以达到1%左右。在高强度X射线辐照下(X射线频率2.3×105HZ,射线管电压25kV,射线管电流500μA),探测器可以稳定工作并且漏电流保持在500nA左右。在使用STAR电子学系统对pad读出的测试中发现iTPC每个pad的本底在35至60ADC内浮动,pad感应全信号电量与阳极丝信号电量比达到1:1.98,PRF响应函数峰值即单pad与阳极丝信号电量最大占比最大达到30%左右,且位置分辨率达到2.5mm左右。后期将iTPC运往BNL实验室进行Run-18测试并经过200GeV Isobar和27GeV Au+Au事例重建后发现,和比于旧的iTPC,升级后的iTPC其打击点数由最多的45个提升至72个。横动量PT的测量阈值降为60MeV/c,赝快度接受区间η向前延伸了0.4个单位,并且dE/dx分辨率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截止到2019年2月,STAR完成了对全部iTPC探测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并正式开启了二期能量扫描计划,STAR iTPC升级项目顺利完成。相较于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对撞机,未来的对撞机(比如EIC)将具有高出几个量级的亮度及碰撞率,而传统的多丝正比室由于其开关门机制会周期性的带来一段延迟时间使探测器无法读出,所以开发一种可连续读出的时间投影室便成为一项研发任务。经过STAR iTPC升级项目,我们在此基础上设想一种新型时间投影室结构:保留阳极丝,撤换掉阴极丝和门极丝,摒弃掉传统多丝正比室的开关门机制,取而代之的是气体电子倍增器(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这样阳极丝依然提供主要的信号放大作用,一层或多层GEM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工作提供辅助放大并主要用来抑制阳离子的回流,从而实现信号的连续读出以适应高亮度环境。探测器搭建完毕后,其余的硬件系统如多道脉冲分析仪测试系统、混气系统、温度及压强监控系统也同时建立起来。根据GEM上孔的正六边形排列规则,作者分别尝试了两种交叠方案,第一种双层GEM平移交叠方案可以在模拟中达到100%的交叠状态,但是在实验中却受制于装配精度而不适合实际应用,只能作为模拟理论的参考。第二种双层G E M旋转交叠方案受装配精度的影响较小,此方案在性能测试环节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在APDL及Garfield++模拟的帮助下,首先对单层GEM及双层GEM的电子及阳离子的传输规律、电子的收集效率、电子的提取效率、增益等重要属性进行了模拟并得到了量化结果。在最终对双层GEM加阳极丝面的模拟中发现该配置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表现稳定,经过电场优化,可以将阳离子回流比率压制到较低的水准。其中和STAR TPC环境变量类似的参数(气体组分、温度、气压等)也都被证明可以为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经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发现探测器有效增益随着阳极丝电压升高(固定GEM工作电压)而呈指数增长,工作电压由940V升至1120V的过程中,探测器的有效增益由2500左右提升至44000左右。其中低有效增益更符合探测器的实际应用,在有效增益2500左右时,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可以达到10%左右。对IBF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5%左右,当漂移区场强设置为O.1kV/cm,传输区场强设置为4.0kV/cm,阳极丝工作电压设置为940V,双层GEM工作电压设置为255V时,阳离子回流比率可以被抑制到最好的0.58%,此时参数∈(即Gcff*IBF)可以达到14左右。经过对该新型时间投影室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将带来的空间阳离子密度分布的评估后,发现该探测器设计方案未来在EIC上的e+p碰撞中得到实际应用的潜力是最大的,虽然EIC的碰撞率足够高,但e+p碰撞的事例多重数却远远小于p+p碰撞,且明显低于Au+Au碰撞。最后带来的空间电荷密度将类似于目前RHIC-STAR上的Au+Au碰撞。这个量级的空间电荷密度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因此该设计可以作为未来在EIC上得到应用的方案之一。
其他文献
量子相干性是量子力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完成各类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必要资源,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热力学、量子精密测量以及量子生物学等众多领域。随着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量化量子相干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自2014年首个相干度量框架被提出之后,迅速成为了国内外的热门研究课题。量化量子相干性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寻找有效的相干度量并基于相干度量探索相干性与其他量子特性如量子关联之间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扩散过程被证实不满足Fickian定律,例如在生物细胞中的信号传导,神经细胞中的反常的电扩散,动物的觅食行为,黏弹性和粘塑性流动以及地下水中的溶质的迁移等。而分数阶偏微分方程在描述反常扩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所以近些年来,分数阶微分方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分数阶微分方程已被成功应用于各学科和工程领域,例如,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物理学,金融学,化学等许多领域。对于布朗
研究背景高血压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评估肾损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综合防治,从而延缓高血压肾病的进展,对阻止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低叶酸(folic acid,FA)现象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而HHcy可协同增加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但关于HHc
Mark and Cell(MAC)方法是交错网格上的一种有限差分方法,是公认的处理Stokes问题和Navier-Stokes问题中最简单且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此观点在文献[35]和[40]中都有提到。MAC方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Lebedev[48]和Daly等人[21]提出的,直到1992年,才由Xicolaides[60]以及Nicolaides和Wu[61]通过将MAC方法转化为有限体
团簇科学是一门涵盖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表面化学及纳米材料等领域的交叉学科。深入研究尺寸依赖的团簇结构稳定性与反应性有利于揭示物质结构演变规律与纳米催化微观机制,也是研发功能性团簇基因新材料与新催化剂的前提和基石。过渡金属团簇具有特殊的d或f电子结构,往往表现出一些多样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了当前团簇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但是这些金属的金属-金属键能相对于它们与氧的
以氮化硼、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ene、黑磷、CrI3和MoSi2N4等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电子、光学和力学等性质,一直吸引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它们同时在纳米工业的应用上展示了巨大的前景。目前,这些已被发现的二维体系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研究领域,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黑磷是光电领域的明星基材;MXene/石墨烯被广泛用于的电极阳极;CrI3/VSe2作为自旋电子学研究的重
在宇宙学大尺度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是目前天体物理的最重要、最活跃的研究方向。在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天文学研究上,星系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星系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其内部发生的各种天体物理现象的形成和演化。另一方面,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小尺度环境上,对近邻星系的动力学演化和化学演化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星系内部发生的物理现象以及星系本身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在大尺度环境上,
轻量化结构设计是提高飞行器飞行、运输能力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铝锂合金凭借其密度低、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损伤容限性良好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已逐渐成为2xxx和7xxx系铝合金的主要替代材料之一。但空天领域严苛的服役条件以及复合材料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给铝锂合金结构件的精度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虽然我国已基本具备独立制造先进铝锂合
传统夸克模型将强子分为由三个夸克构成的重子和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的介子。不能由传统夸克模型解释的强子通称为奇特强子。这些奇特强子是未被量子色动力学所排除的,它们包括多夸克强子、受耦合道效应影响明显的强子等。势模型曾对普通重子和介子的性质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和预言,但2003年以后,实验上陆续发现X(3872)、Y(4260)、忍(3900)等30多个超出夸克模型的重味奇特强子。LHCb实验组曾公布两个隐
2012年07月,大型强子对撞机(LHC)[1]上的ATLAS[2]和CMS[3]实验发现了质量为125GeV的新粒子。该新粒子与标准模型(SM)[4]预测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5][6]相匹配,这是粒子物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后,为了更好的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并寻找新物理现象,LHC和ATLAS、CMS都需要进行升级。LHC的升级将提高对撞能量和亮度,这将使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