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非典型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本地区常见儿童非典型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病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筛选出拟诊断非典型性肺炎患儿120例,应用FilmArray RP测试条对其进行呼吸道病原巢式PCR检测,按性别、居住地、年龄与季节分组,统计常见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阳性检出率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120例患儿中有89例(74.2%)检测出至少一种病原.混合感染13例(10.8%);病毒性病原的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26例(21.7%),甲型流感病毒22例(18.3%),副流感病毒16例(13.3%);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病原为鼻病毒(5/13,38.5%)、副流感病毒(5/13,38.5%);肺炎支原体共6例(5.0%),百日咳杆菌共10例阳性(8.4%)。(2)在性别及居住地分组中,各病原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在>28天婴儿组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2.2%(19/45),其次为百日咳杆菌22.2%(10/45);在1-5岁年龄组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6.7%(11/30);5岁以上年龄组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42.9%(6/14),其次为腺病毒28.6%(4/14),肺炎支原体21.4%(3/14);其中,甲型流感病毒(P=0.029)、肺炎支原体(P=0.014)、腺病毒(P=0.002)感染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P=0.001)、百日咳杆菌(P=0.002)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有统计学意义;(4)在春、冬季非典型性病原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5.7%、85.3%,夏季检出率最低为50%(χ~2=45.908,P<0.001);春季病原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为副流感病毒(8/30,26.7%)及呼吸道合胞病毒(7/30,23.3%),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5/29,51.7%)、甲型流感病毒(14/29,48.3%)。结论:1.FilmArray检测系统的呼吸道测试条在重症社区获得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诊断阳性检出率较高。2.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是2017年-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儿童非典型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3.SCAP患儿随年龄增长,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4.冬春季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性病原感染的高发季节。5.甲型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重症患儿更多,鼻病毒感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作用可能被高估。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浙江省上虞市汤浦水库植物种类以及植物群落调查,通过分析群落的物种重要值、径级结构、垂直结构、生物多样性、种间联结性,对该区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当地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便于施工等优点,解决了桥梁结构自重、承重和跨径之间的矛盾,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量的增加,桥梁
明代中后期,在徽州这一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商人妇占据了徽州妇女中的绝大多数。她们的婚姻形态不等,婚嫁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的贞节观念根深蒂固,大多不幸亡夫被
肺癌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恶性肿瘤的首位,原因是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因此约7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甚至发
于2013—2014年在青藏高原东缘测定了不同梯度施氮后植物群落特征、牧草营养和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分析了施氮后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增加了各功能群植物的高度和
简述了土壤食微线虫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食微线虫在养分释放、促进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根系激素效应等方面均起了显著作用,特别食微线虫的选择取食
灌肠是治疗婴幼儿肠道疾病、降温、特殊检查、镇静剂肠道用药最常用的方法。3岁以下患儿由于治疗不配合,静脉给药较困难,故临床常采用直肠给药治疗。2006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
介绍基于FPGA的8位5级流水线RISC处理器软核设计,给出系统结构图及主要模块和流水方式的设计,给出其指令系统。对系统模块进行仿真和综合,结果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基于FPGA的
eryA是直接控制着红霉素母环6-脱氧-红霉内酯B合成的基因,在红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eryA基因的启动子PeryA,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一
埃坡霉素(Epothilone)是由纤维素堆囊粘液菌分泌的一类十六员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但在抗肿瘤谱、抗肿瘤活性、安全性、水溶性及合成方法等方面均优于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