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水华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水环境问题之一,铜绿微囊藻作为蓝藻水华的优势种,研究铜绿微囊藻对淡水浮游动物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轮虫作为多种鱼类的开口饵料和浮游藻类的牧食者,在水域食物网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本论文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实验对象,利用生命表实验和群体培养实验,初步探究了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和母体效应的影响,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及对轮虫与枝角类种间竞争的影响。对理解铜绿微囊藻水华所引起的生态危害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为铜绿微囊藻与浮游生物互作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1)铜绿微囊藻品系和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实验开展了25℃下两个品系铜绿微囊藻(有毒与无毒)不同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品系、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R0)(F=31.83,P<0.01;F=30.36,P<0.01;F=13.51,P<0.01)、内禀增长率(rm)(F=34.67,P<0.01;F=18.73,P<0.01;F=12.99,P<0.01)均有显著性影响;无毒铜绿微囊藻在低浓度(1×104 cells/mL)下对轮虫种群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轮虫食物来源;但由于缺乏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其食物质量比蛋白核小球藻低;高浓度(1×105、5×105 cells/mL)下轮虫摄食无毒铜绿微囊藻机率变大,整体食物品质下降,对轮虫有抑制作用。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种群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随着微囊藻浓度升高,轮虫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显著下降。(2)温度和铜绿微囊藻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五个温度下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温度、铜绿微囊藻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R0)(F=30.46,P<0.01;F=148.29,P<0.01;F=28.00,P<0.01)、内禀增长率(rm)(F=29.71,P<0.01;F=143.87,P<0.01;F=33.94,P<0.01)均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35℃高温下轮虫生长繁殖变快,世代时间缩短。高温(30、35℃)环境下,铜绿微囊藻浓度升高对轮虫抑制作用更加明显。(3)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母体效应的研究有毒和无毒铜绿微囊藻分别投喂萼花臂尾轮虫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探讨轮虫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适合度、平均寿命和产幼体总数的变化。通过生命表实验得出轮虫子代适合度,结果表明有毒铜绿微囊藻中子一代适合度高于无毒铜绿微囊藻(P<0.01),轮虫子二代,子三代适合度结果表明有毒铜绿微囊藻的子代适应性没有提高,但是萼花臂尾轮虫子二代,子三代暴露在有毒铜绿微囊藻中,轮虫存活时间上升,产幼体总数下降,表明后代对铜绿微囊藻耐受性提高,是以减少幼体个数为代价来提高后代存活时间。(4)铜绿微囊藻对轮虫和枝角类种间竞争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群体培养方式,设计三个浓度铜绿微囊藻,分别投喂单独培养的轮虫、枝角类和共同培养的轮虫+枝角类,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不同浓度下对枝角类、轮虫及二者种间竞争的影响各有不同,在低浓度(5×104 cells/mL)下对轮虫(P<0.01)和枝角类(P<0.01)有促进作用,对二者种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萼花臂尾轮虫种群衰亡,大型溞占优势;在中浓度(105 cells/mL)下,轮虫种群(P<0.01)密度缓慢增长,枝角类(P<0.01)种群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对二者种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萼花臂尾轮虫种群衰亡,大型溞占优势;高浓度(5×105 cells/mL)条件下,轮虫种群5天衰亡,枝角类种群(P<0.01)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对二者种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萼花臂尾轮虫种群衰亡,大型溞占优势。铜绿微囊藻品系和浓度及二者相互作用均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参数有显著性影响,环境因子温度升高会加剧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抑制作用。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的母体效应研究,后代适合度的结果表明后代适应性没有提高。轮虫和枝角类竞争实验,改变铜绿微囊藻浓度不能“逆转”大型溞的优势地位。研究不同铜绿微囊藻浓度条件下淡水浮游动物的种群变化对于了解其影响机制均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