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迁移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至少一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研究的中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自始至终贯穿着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历史,俞理明在他的《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一书中指出,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所有的争论几乎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究竟是否起作用?如果起作用,到底起什么作用?是怎样起作用的?这就要求语言研究者们从语言迁移的定义入手,分析它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基于上述理论和问题,对母语迁移进行宏观分析,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对待母语影响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由于母语与目标语存在差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又要看到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带来的正面影响。因此,本论文试以母语负迁移,汉语句式的英译和作者的研究发现为理论基础,回答了母语负迁移的问题,并指出了中英思维的差异导致了母语负迁移,最后通过汉语的几个基本句式尝试着来消除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任何新知识或者新技能的获得都会受到已经具有的知识或者技能的影响。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这种影响尤其突出。它表现为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或者消极的干扰影响,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母语正迁移,消极的干扰影响为母语负迁移。负迁移导致外语学习的困难与错误。语言迁移理论在上个世纪中叶对外语习得和学习的研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语言学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产生了许多理论:比如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等。其中对比分析理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因两种语言的异同大小而有所不同。母语与外语在某个方面相似,会促进外语学习,母语与外语在某个方面不同,则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由此可见,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因此,本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母语负迁移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定义、理论背景、正负迁移的区别、制约因素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其的争议,明确了什么是母语负迁移的问题;第二部分指出了影响母语负迁移的原因,探讨了为什么中英思维差异会导致母语负迁移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汉语的几个典型的基本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强调句和无主语句来消除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应用原则以及翻译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