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模拟玻璃体进行诊断性玻璃体切割并对玻璃体标本进行检测,研究不同标本取出方法对于标本最终检测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Namalwa细胞(一种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模拟玻璃体标本,按照不同的切割速率(0、300、600、800、1500、2500cpm)以及抽吸负压(高负压、低负压)将标本取出。通过细胞计数仪记不同负压下抽取标本的细胞数,台盼蓝染色以及CCK-8试剂比色观察不同切割速率下取出标本的活细胞数,细胞涂片HE染色并通过单盲实验由病理医生观察细胞形态,从而分析不同方法下取出细胞标本差异。同时分别利用生理盐水/RPMI1640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在当场、1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12小时这6个时间点进行涂片染色,观察时间梯度下细胞的形态的变化以及两种液体对于细胞的作用。另外,分别利用多聚赖氨酸预处理的载玻片以及一般载玻片进行细胞涂片染色,通过电脑软件计算细胞涂片的细胞数,观察不同载玻片对于细胞涂片效果的影响。结果:在高抽吸负压组中,1500及2500cpm的切割速率下抽取的标本细胞数较直接抽吸(0cpm)的标本细胞数有明显的减少;低抽吸负压组中各切割速率下细胞数均无明显变化。在相同切割速率下,高负压抽吸在800、1500及2500cpm时标本的细胞数较低负压抽吸的标本有显著的减少。在低负压不同切割速率下,800、1500、2500cpm下取出的标本经台盼蓝染色发现活细胞数较0cpm时有显著的减少;CCK-8试剂显示相同结果即这三个切割速率下取出的标本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病理医生通过单盲实验对于细胞涂片HE染色结果审阅显示,800、1500、2500cpm下取出的标本有明显的细胞坏死水肿、形态破坏的表现,0cpm下取出的标本细胞形态保存最好,300、600cpm下取出的标本存在少量细胞碎片以及细胞肿胀变性的表现;所有的切割速率下取出的标本均能够确定诊断为淋巴瘤。时间梯度实验显示,两种细胞悬液均在2小时后出现细胞退行性改变但仍然能够确认诊断;4小时、12小时后的细胞涂片显示细胞破坏严重,无法明确辨别诊断;病理医生无法分别生理盐水与细胞培养基重悬的标本之间的区别。经过lmagePlus Pro软件分析,多聚赖氨酸包被载玻片的涂片细胞数较一般载玻片的涂片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时,低负压抽吸较高负压抽吸能够取得更多的细胞数。300、600cpm的切割速率下取出的标本较800cpm以上切割速率取出的标本具有更好的细胞形态。取出的标本以尽早送检为佳,细胞培养基较生理盐水而言并无明显的细胞形态保护作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载玻片较一般载玻片能够减少染色过程中的细胞脱失。目的:分析研究诊断性玻璃体切割及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不明原因葡萄膜炎中作用。研究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及临床资料研究。研究对象:接受诊断性玻璃体切割的17个病例研究方法:作者对于2003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诊断性玻璃体切割的不明原因葡萄膜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通过查阅患者病史,得到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病程发展记录以及微生物培养、玻璃体标本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研究指标: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标本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率以及灵敏性。结果:17个病例中术前诊断疑似感染的有13例,怀疑恶性肿瘤的有4例。总体上,通过分析玻璃体标本而确立的诊断有4例(23.5%)。诊断性玻璃体切割的总体敏感性为57.1%,细胞病理学检查以及微生物培养的灵敏性分别为75.0%以及33.3%。玻璃体标本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细胞病理学,11.8%;微生物培养,16.7%。最终临床诊断为感染的有6例,恶性肿瘤的有3例,特发性葡萄膜炎的有6例,其余有2例未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诊断性玻璃体切割以及玻璃体标本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上有助于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的诊断。但由于目前玻璃体实验室检测方式有限,不明原因葡萄膜炎的诊断仍需大量依靠临床证据的支持。相同类型疾病的细胞病理学表现也有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可以对临床的诊疗起到积极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