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景崧(1842-1903),字维卿,广西桂林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人,少有大志,勤学才优。同治乙丑年(1865)年进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後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占越南,伺机侵犯我国云南和广西。唐为扞卫祖国边疆和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军,上书朝廷,请缨出征。经皇帝阅准,唐踌躇满志,于光绪九年春到达中越边境保胜,说服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一齐抗法。1883年5月唐景崧激励刘永福与法军激战於纸桥,取得大捷,击毙法军两千余人,击毙法军大元帅李威利,大振国威军威。唐后来受命募兵,组建广东“景字军”,会同滇军、黑旗军与敌在宣光作战,大挫宣光法军。唐援越抗法有功,被加封为“霍加春巴图鲁勇号”,授台湾道道员,1891年升任台湾布政使。1894年署理台湾巡抚。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民众义愤填膺,不愿爲日人统治,公推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主抗日。因孤军作战不利,唐景崧内渡大陆,旅居桂林。唐景崧在桂林担任经古书院山长和广西体用学堂校长。同时,他还在桂林组建桂剧“春班”,从事桂剧创作,为桂剧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1897年与康有为组织“圣学会”,创办广西第一张报纸——《广仁报》,进行变法维新宣传。着有《请缨日记》、《诗畴》、《谜拾》、《看棋亭杂剧》等。 本文分两部分:前言与校注。前言部分,主要对唐景崧其人与《请缨日记》的内容、特色、历史价值作初步研究。通过对唐景崧生平的探究,大致了解其生活概况,肯定其爱国行为;通过对《请缨日记》的内容、特色、史料价值的研究,展示其面貌,肯定其价值。校注部分,这是重点。校注使得《请缨日记》文本更加完善,词句更加明白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