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健康鸭群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曾屡次形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水禽一直被认为是NDV的自然贮存库鹅、鸭等能携带NDV但通常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甚至对NDV强毒株具有坚强的抵抗力。但1997年以来,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发生了由NDV导致的鹅的临诊疾病;2000年以来,安徽、山东、福建、浙江、河北等地的鸭群发生了以消化道和免疫器官的病理损害为主要特征的ND,死亡率可高达90%。虽然各地采取了积极的防制措施,该病仍然逐渐蔓延、流行,成为危害水禽业的又一主要病毒性疾病。研究者从历次发病的鹅群、鸭群分离了大量致病性NDV,有关这些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有较多研究。然而,对于健康鸭群中NDV的携带情况以及所携带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则鲜有报道。本研究在2006-2008年期间,从河北不同地区的表征健康鸭群分离、鉴定了一定数量的N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对鸭源NDV的来源做进一步探讨。1表征健康鸭群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自河北不同地区的表征健康鸭群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样品分离、鉴定NDV,结果从260份样品中分离到15株NDV并测定了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其中,11株病毒TS/1/06/Dk、FR/3/06/Dk、FR/8/06/Dk、FR/9/06/Dk、FR/7/06/Dk、FR/10/06/Dk、LF/11/07/Dk、AX/12/07/Dk、FR/14/06/Dk、BY/15/06/Dk、BY/16/08/Dk的MDT为72.00-132.00 h ICPI为0-1.063被判定为NDV弱毒株;3株病毒FR/4/06/Dk、FR/5/06Dk、FR13/06/Dk的MDT为69.60-84.00h,ICPI为1.215-1.415被判定为NDV中等毒力毒株;1株病毒FR/2/06/Dk的MDT为48.00h,ICPI为1.913被判定为NDV强毒株。2致病力分析本试验在测定分离毒株的毒力指标(MDT和ICPI)的基础上,研究了FR/2/06/Dk、FR/13/06/Dk、LF/11/07/Dk,3株强、中、弱代表分离株病毒对鸡的致病变特性。在试验中对攻毒鸡包括气管、肺、腺胃等在内的20种器官的大体病变和组织病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强毒株可引起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50%。感染鸡多种组织器官表现明显的大体病变和组织学变化,其中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和部分免疫器官病变尤为严重,大体病变主要表现为腺胃粘膜肿胀、出血,肠道黏膜出血或坏死,胸腺出血,胰腺坏死,组织学变化特征为各种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显著的变性、坏死。中等毒力毒株可引起鸡的临床症状,但未见死亡,对感染鸡消化和呼吸器官有明显的大体和显微病理变化。弱毒株未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剖检有轻微的肠道变化。3鸭源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部分片段的扩增及序列分析用RT-PCR技术扩增了上述分离的12株鸭源NDV F基因部分片段。经测序获得F基因5’端cDNA前450nt。分析测定的序列及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12株病毒TS/1/06/Dk、FR/3/06/Dk、FR/4/06/Dk、FR/7/06/Dk、FR/8/06/Dk、FR/9/06/Dk,FR/10/06/Dk、LF/11/07/Dk、FR13/06/Dk、FR/14/06/Dk、BY/15/06/Dk、BY/16/08/Dk的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G-R-Q-G-R-L117符合典型的NDV弱毒株特征;将12株鸭源NDV F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与新城疫标准毒株及近年来国内外分离的鹅源或鸡源NDV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7.9%-99.5%。与2001年来国内分离的鹅源致病性的NDV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68.4%-96.7%;与2003年来国内外分离的鸭源致病性的NDV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52.4%-97.6%;与1996年来分离的鸽源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52.4%-93.4%;与鸡源标准弱毒株LaSota的同源性分别为97.2%-97.6%和97.4%-97.7%;与近年来国内分离的部分鸡源NDV的同源性则分别为68.0%-96.5%和68.1%-87.2%。以F基因高变区374nt片段(第47-420nt)为基础,用软件绘制遗传发生树发现10个弱毒株和2个中等毒力毒株靠得很近,与基因Ⅱ型的LaSota株同处1个分支。4结论4.1从表征健康鸭群分离到的NDV大部分为弱毒株,小部分为中等毒力毒株甚至是强毒株。4.2表征健康鸭泄殖腔棉拭子分离NDV可以引起鸡发病,甚至死亡。4.3从表征健康鸭群分离到的NDV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绝大部分可以归入基因Ⅱ型。
其他文献
学生既要在语文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美。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使其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正确的审美观和敏锐的洞察力,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    一、感悟语言美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诗文。用语言文字描绘自然的美,抒写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表达人间的真爱……文本便成了美的载体
摘要: 通俗文化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而迅速广泛地浸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生活,自然也会涉及通俗文化。本文力求从广告、流行音乐和影视剧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和效果,阐述通俗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通俗文化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广告 流行音乐 影视剧    随着时代进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俗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这说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外,还要根据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特征,重视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情感教学方法,增强情感意识。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情感意识呢?    一、掌握学生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交心”    中学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趣味性、艺术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为此,我注意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
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 anatolicum)是一种重要的外寄生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自治区的半荒漠草原地区,除可通过叮咬吸血使宿主生产性能降低外,还可作为许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