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现实题材的小说中常常有许多并列或对立的主题。因其主题的多元,其文本才富有张力。而如何在文本中设置主题、处理主题是一个小说家是否成熟的标志。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看,鲁迅在精心创设的意象中蕴含或喻示了其判断与理念,其小说意广象圆。本文从意象主题入手,研究鲁迅小说的意象的设置、意象所象征或暗示的意义(意象主题)、意象及其意义的生成机制、意象及意象主题的美学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和当下意义。鲁迅小说中的意象能上升为主题意象的有多个,主要有:“吃人”意象、“路”意象、“铁屋子”意象、“人血馒头”意象和“辫子”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多值的,它们能象征或喻示的意义有多个,其中主要的分别是“吃人”意象暗示的否定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主题;“路”意象象征的作者反抗绝望的主题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主题;“铁屋子”意象喻指的对启蒙艰难性的认识主题;“人血馒头”意象暗示的死亡主题和“辫子”意象象征的奴性批判主题。为使这些意义呈现出来,鲁迅在设置这些意象时运用各种意象化原则:在设置“吃人”意象时,先行引发出“吃人”意象所蕴含的现实社会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象征意义后,通过反复性强调让“吃人”意象转化为包蕴着作者意念的象征性意象并在“变异”和“夸张”的写实中,将“意义的表现”具象化为“吃人”;在设置“路”意象时,更多的是在结尾处安排“路”意象,这是一种布局式强调;在设置“铁屋子”意象时,以抽象的方法来表达主观的意念,在隐喻式的“铁屋子”意象中找到与作者意念一致的对应点;在设置“人血馒头”意象时,运用文本布局设置意象的技巧在小说的题目中安设意象,并将“人血馒头”作为小说的集结点将革命志士的牺牲与庸众以人血馒头治病两件事编织在一起,另外,还借助合逻辑的夸张性的气氛烘托法使意象的象征意义呈现出来;在设置“辫子”意象时,运用将意象寓在写实之中安设,同时,让辫子连结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五个主题意象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复杂的,意象设置的方式也是恰当的并能充分地表达意念和情思。因此,这些意象达到了“意广象圆”的美学境界。这些意象的生成机制包括:一是接受机制。鲁迅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他的意象创设既有对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和意象创设方法的有益成分的“拿来”,也有对西方意象学理论与西方作家意象之常用创设方法的借鉴和吸收;二是思维机制。鲁迅擅长与意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于小说创作,便出现了其将情思和意念寄寓意象从而使作品具有象征意味的现象;三是心理机制。鲁迅小说中的意象是他所留下的主体心理的痕迹,其中情结是其创作时灵感与动力的源泉,常在文本中表现为独特的意象。鲁迅心理中的一些意识造成其某些情结的形成,如其“病”意识、游子意识、高墙意识、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等形成的“寻药”情结、“寻路”情结、“隔离”情结、“幻灯”情结和“辫子”情结等。这些情结意象化为小说中的“吃人”意象、“路”意象、“铁屋子”意象、“人血馒头”意象和“辫子”意象等。这些主题意象组成一个意象丛,其美学意义表现在:一是能突破语言表达的极限,具有挖掘不尽的情思和意蕴,二是能提高、延续和重复小说悲剧中所表达的感情,三是能引发读者的“得鱼而忘荃”的审美心理状态并能升华读者的审美感情,将读者的思维引入极致。不仅如此,这些主题意象还具有文学史意义:一是使意象完成了由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二是叙事文学现代性创作方法的体现;三是影响了现当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当然,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象表达的意义即意象主题也具有明显的审美意义:一是对创作主体来说,表达了其生命哲学,宣泄了其自我情感;二是对现实人生而言,鲁迅小说的意象主题具有指导意义。三是对文学文本而言,鲁迅小说众多的意象主题,满足了形成小说这一文体的在主题层面的价值与意义的所有的要求,这是形成其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标志。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象和意象主题在当下全球化、时尚化、欲望化和身体化的写作所占面积过大的写作环境中,对文化和文学建设仍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做这一课题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里。 本论题是主题学研究的融合式研究,也是一种以鲁迅式意象为轴心的研究。即把握并选择鲁迅小说文本独有的部分主题意象,然后反过来,以它们作为标识和入口,对其所包括的主题意义作深度开掘。这种研究可以把握鲁迅思想及表达上的独特性(即怎么写),而且实际上对鲁迅具体、个别、特殊的意象作了多层面(即写什么)的提炼和升华,使之所包括的抽象的、概括的、普遍的意义发掘出来、凸现出来。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为:一是系统化研究。进行鲁迅文学文本的意象主题研究,梳理清楚意象主题到底包括哪些与其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与论题有什么关系,在鲁迅的意象思维过程中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如何。二、将个案分析与综合描述相结合、细读式批评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研究。对鲁迅小说的每一篇都进行意象及意象主题的爬梳与挖掘。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宏观把握,寻找其主要的意象主题,以更深入、准确地把握住鲁迅作品的“意义网络”。三、应用研究。积极寻找鲁迅小说意象主题的可应用于其他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和途径,为现代文学其他作家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典范和样本。由此,本文的创新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开掘鲁迅文本的宝库,形成更新、更丰富与深邃的鲁迅解读——诠释——接受。对鲁迅文本的解读与接受是在现今对未来中国社会、义化所进行的一种发展与建设工作。这需要更深入地开掘鲁迅的文学文本宝库,探究其意义世界。二是实验聚焦于鲁迅文本的理论性大综合研究。鲁迅小说文本是中国文学长河中极少数的经得起众多文学理论分析的代表。在研究时,可同时运用众多理论方法做多样的解读。三是在对鲁迅的“内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对意象主题的研究属于鲁迅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进行内部研究则可借助的“理论之凿”有多种。本文即在主题学理论运用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等。因此,本文尝试改变鲁迅研究的视界,从而推动鲁迅研究的发展。
其他文献
王蒙是当代文坛人生阅历最丰富,心思最机敏且复杂多变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个对“革命”有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忠贞的信仰的“布尔什维克”,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充满诗意的作家,又是一
本文集中阐述了丁玲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嬗变的原因、表现和得失。 丁玲作品嬗变的根本原因是作者世界观和文学观的转变。丁玲的生活轨迹和她所接触的社会意识,使她的世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普希金诗歌的研究大多立足于诗歌的思想性、人民性、民族性,或是探究诗歌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手法等维度。本文以普希金诗歌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
90年代是王蒙创作的大丰收季节。从1993到2000年的七年间,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弄潮者、观察者和思考者王蒙,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也为了对后人有一个交待,用他第一手的经验、第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