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生栽培的野生樱桃李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自然干旱处理寺田实生和野生樱桃李17d,测定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保护酶等指标,探究野生樱桃李在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抗旱的途径,并与寺田实生的耐旱性大小做比较;通过3种水分(SRWC70%~75%、45%~50%和30%~35%)处理盆栽野生樱桃李幼苗,测定Pn、WUE、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含量、保护酶及MDA含量,分析野生樱桃李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田间和盆栽野生樱桃李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从结构方面探讨野生樱桃李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田间土壤自然干旱胁迫的加剧,寺田实生和野生樱桃李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都在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H2O2、CAT、POD和MDA含量不断增加。野生樱桃李不同单株间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其中野生樱桃李在干旱胁迫第17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蛋白质和质膜相对透性最稳定,CAT、POD活性最高,H2O2和MDA含量最低,抗旱性最强;寺田实生抗旱性最弱。2.野生樱桃李幼苗盆栽试验说明,3种水分处理20d,正常水分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的Pn呈双峰曲线,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为单峰曲线,WUE的趋势与Pn基本同步;正常水分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气孔限制是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非气孔限制是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3种处理1~30d,野生樱桃李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K+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减少趋势,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使H2O2含量不断增加,同时SOD、POD、CAT的活性亦增强;重度干旱胁迫30d虽然调动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大量积累,但CAT和POD保护酶在处理20d达到最高后急速下降,到30d时降到最低并低于胁迫初期,说明此酶已无力清除过量的H2O2,最终使MDA、质膜相对透性高速增大,即使解除胁迫复水后与处理1d存在极显著水平差异(p<0.01),从而引起膜结构破坏,膜通透性增强,膜脂过氧化加剧,导致膜系统损伤,进一步说明野生樱桃李已无法忍耐30d的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处理30d,野生樱桃李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系统积极响应共同作用使植株维持动态平衡,复水后MDA含量基本回到处理1d的水平,抵御住了中度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3.田间土壤自然干旱对野生樱桃李和寺田实生叶片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发现,田间野生樱桃李叶片,在灌水后3d到17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一定的变化但不显著;同一时期的细胞结构看出,栅/海比和CTR值均为野生樱桃李>寺田实生,从结构上说明野生樱桃李的抗旱性比寺田实生强;盆栽的野生樱桃李叶片在中度干旱胁迫下20d,叶肉细胞趋于栅栏化,重度干旱胁迫20d时叶肉明显变厚,栅栏组织变厚,来适应水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