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代的中国电影构筑了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第一个高峰,然而对这段电影历史的叙述和总体评价往往以政治语境与时代气候的风云变迁为转移,已有的历史叙述呈现为较为分散的状态,对该历史时段的认识尚有进一步清理和言说的必要。本文力图对30年代中国电影史论裂隙和史实疏漏进行深入的研究补充,以更为准确的细节把握和更为开放的电影观念支撑起对电影史的“重写”。 绪论部分再度聚焦中国电影的分期研究问题。作为前提,论述为什么要采用分期方式截取30年代中国电影进行研究。“发展期”这一时间性概念和“新兴电影运动”这一电影浪潮成为有效把握这一时期电影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作用的关键词。 对于新兴电影运动的起始时间理论界意见不一。本文第一章以产业基础的初步形成和典范性的文本的出现为划分依据,将其前致至罗明佑创建联华公司的20年代末。将充分论述联华的企业格局,制片理念,出品数量和文本特征,尤其重要的是,将论证联华初期的创作活动与新兴电影运动深层次的关联性,论证新的集中的企业格局在新兴电影运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历史叙述与观奄用释:发展期中圈电影(1 929一1 937)!考 本文第二部分关注发展期中国电影的动力学因素。新兴电影运动有电影自身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有新文化运动的外因推动,是一个复杂,并且绞合着各种时代特征的电影运动。考察左翼文化运动推动电影发展的内在机制,重新提供一种关照30年代中国电影的眼光。 经济因素是整个30年代电影研究中论述最少的部分,然而作为一种工业和商品的电影来说,商业利益从来都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在本文重考的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新兴电影的票房实绩以及在声片默片共存互鉴景观中经济的强大作用。 新兴电影运动的成就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其理论建设的深入程度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空前的。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中,对阵地建设的梳理、对理论论争的考证试图再度检视“新兴电影”这一被漠视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