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由政府和企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及社区,社会成员原有的“单位人”属性逐渐向“社会人”过渡,并由此出现了社区“道德银行”这一新兴事物。“道德银行”就是指社区志愿者每次做了好事,社区便将这些好事登记在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储蓄卡上,作为志愿者奉献社区、服务他人的爱心记录。将来这些志愿者如需要帮助,可向道德银行支取道德储蓄,社区将安排其他志愿者为其提供服务,道德银行的参与者成了构筑新的道德体系的实践者。本人所居住的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社区就是该市最早设立“道德银行”的社区,因此本人对该社区“道德银行”的设立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和个案访谈为主的研究方法,在社区“道德银行”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者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利用及参与者个人行动的选择模式及其目的来探讨这种社区建设模式所引发的社会作用,最终通过对社区建设行动选择模式提出反思和设想。第一部分:社区道德银行现象的产生及其动因分析从单位制角度出发,政府职能在社会服务领域中的逐渐淡出对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提出了必然性选择。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社会重构的系统工程,已经超出了过去任何单个单位、单项工作的范畴。因此,通过对社区服务产生的社会及经济背景,以及对社区内社会资本构成的分析,提出了社区道德银行现象产生的动因分析。社区建设在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在体制转型期间解决城市基层各种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社区服务建设也成为一项崭新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社会资本通常指的是信任,对自身所属团体的关心、以及遵守社区规则并对那些违反者予以惩罚的意愿。社会资本的发展反映了<WP=36>政策和学术领域对人类真正价值、对人们在其日常生活、家庭、邻里和工作中的相互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上计划与市场之争的强烈意识,因此关系而非影响是社区的主要特征。网络分析者从网络角度研究社区,他们认为城市社区问题最本质的东西是关系而不是地域和规范。社区社会资本中所涉及的信任、规范和网络都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道德银行的实质是建立了一种义务性、互助性的网络关系,强化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资本。第二部分:社区自组织下志愿者行动——“道德银行”现象通过对长春市南湖社区“道德银行”现象的追踪调查及对组织者和参与人员的访谈,介绍了该社区道德银行建立及运行过程中的整体情况。在道德银行机制的组织者方面出发,通过道德银行机制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其志愿参与者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习惯下的行为准则要求,也符合其基本社会需求中道德荣誉上的满足和对利益回报的期望,同时可以把每个人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个人行动选择过程中对追求荣誉归属感与利益回报的统一的愿望。另一方面,从道德银行活动的个案参与者方面出发,通过科尔曼等人植入了制度结构的理性选择理论,在关注制度化对个人偏好和目的的影响作用前提下,对理性选择角度对道德银行现象中的理性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社区道德银行现象的理论阐释面对社区道德银行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如何处理该现象中所蕴涵的道义主义与功利主义态度的关系产生了矛盾和困惑。就个体而论,通常意义上的财富追求与道德追求,其实现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最明显之处莫过于,崇高的道德追求永远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换句话说,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正义感、认同感,比他“积累”多少件“善事”远为重要。具体到道德银行,我们意识到,如果它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营造一种道德追求的氛围,即让每个人都做有道德的人,并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实现自<WP=37>己的追求,从而提高我们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那么,其存在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光靠道德银行是不够的,因为道德银行本身也只是方式的一种或一部分。道德银行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可以解决道德信息不对称问题,鼓励人心向善,避免道德悖论,让道德资源优先配置给有道德贡献的人,而不是优先配置给缺德的人,使得道德资源按照道德水平来配置。总之,通过对道德银行现象的理论阐释,分析总结了开展道德银行实践的意义。目前,社区服务正在蓬勃开展,需要采用一定机制来评估和激励这些服务,使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效率,从而充分利用道德银行的作用,强化社区社会资本。第四部分:强化社区建设工作的思考“道德银行”回避了价值的对等交换,强化了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尊重,同时为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及时获得回报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和渠道,有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道德氛围。这是志愿者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尝试,让团结互助走向社会化的可靠保障,是一项值得参考借鉴的善举,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为这种社区服务及建设模式提供制度化、长期化的机制保障。通过社区“道德银行”的开展实践,社区建设模式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