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壮族大学生作为壮族高学历人才,他们的母语使用情况和母语态度是壮语言文字保持和推行的重要依据。本文是对在京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的调查。文章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把北京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集中,少数民族语言环境相对较好的中央民族大学作为调查点,选取2008级-2011级80名壮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些调查对象的来源地、父母的民族通婚状况、以及入学后所学专业的不同,使得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有所不同。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SPSS统计分析法收集有效样本,综合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对在京壮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在语言掌握方面:25%的调查对象受家人影响习得壮语。入学以后主要习得汉语和外语。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双语人,还有部分是三语人。从语言掌握的程度来看,调查对象的汉语文程度最高,普遍具备良好的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外语文程度次之,壮语文程度更低。在语言使用方面:调查对象在正式场合100%使用汉语普通话,在非正式场合,11.3%的人在遇到同乡时兼用汉语方言。在家庭内部,25%的调查对象与父母交谈使用壮语,与同辈人交谈时多使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在业余生活中语言使用上,汉语更是占据了主要位置。在语言态度方面:壮族大学生在认知上对壮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外语的情形也很乐观;在功能上,汉语和外语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壮语相对较弱;在情感上,每个壮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充满了热爱。调查显示,北京的城市环境对壮族大学生的各种语言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城市环境并非对壮族大学生的母语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城市环境更容易激发壮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笔者认为,拼音壮文本身的缺陷以及它的经济价值、教学现状都是影响壮族新创文字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