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影的诞生至今,电影和文学作品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几十年里,电影改编研究兴起,人们跨越了最初评断电影改编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标准,开始分析电影改编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批评和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95年至1999年出品的四部好莱坞和英国奥斯丁电影改编:《理智与情感》(1995),《独领风骚》(1995),《爱玛》(1996),和《曼斯菲尔德庄园》(1999),试图揭示出改编的电影对原著有着怎样的理解、又对原著产生怎样的作用、带给当代读者什么特殊的益处。本文选取奥斯丁的电影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好莱坞乃至世界各地的电影届突然刮起了一阵奥斯丁改编风潮。论文选取的四部电影均为好莱坞和英国制作,出品日期集中在90年代后期。这对于比较电影和原著、分析时代背景对阐释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其次,四部电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他们对原著的阐释,这为论文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同时虽然改编的方法不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四部电影都给原作的理解带来了新鲜的内容,成为读者对文学作品阐释和批评的工具。最后,奥斯丁的小说是文学经典作品,通过选取这四部电影,可以有助于分析经典作品的改编带给作品怎样的影响,并且可以回答电影是糟蹋了文学经典还是赋予经典作品新时代新的生命这个问题。论文每一篇章比较一本文学原著及其电影改编,分析改编对于原著的理解、阐释和批评是什么,又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第一篇章分析了电影《理智与情感》对于原著主题的理解。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电影《理智与情感》并没有原著中对过度感性的尖锐批评,而是通过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突出理智与情感并不对立,两位主人公在追寻真爱的过程中,一个变得更感性了一个变得更理智了。第二章分析了基于同一部小说改编的二部电影。《爱玛》对于爱玛这个主角进行了人物阐释,电影通过灯光、化妆和服装,神化了爱玛,把她塑造得有如女神般,也因此电影削弱了原著的批判,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成长和蜕变。《独领风骚》把原著移植到了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的一所高中,通过社会学角度的阐释,把原著中的社会批判移植到了现代社会,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成长也批判了这个崇尚表象的社会。第三章《曼斯菲尔德庄园》对于原著进行了女性主义阐释,把女主人公的塑造同奥斯丁本人结合了起来,同时电影把原著中一笔带过的奴隶制问题进行了放大和讨论,并引出女性的被压迫和奴隶的被压迫的相似性。影片通过视觉和情节强调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就好比一个鸟笼,囚禁着女性和奴隶。通过对四部电影的分析及比较,可以发现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文本。电影改编是理解和阐释原著的重要方式,是原著的一个再次理解、再次阅读和再次创作的过程。同时,通过分析也可以发现电影并不能取代文学作品。它对文学作品的某些人物、情节或者主题提供了另一层面的解读,加深读者的理解,并且给读者带来新的发现。因此,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可以补充文学作品而不是替代文学作品。同时,如果电影改编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那么电影改编学就成了对文学作品阐释的再阐释,即二次阐释。最后,四部电影对于奥斯丁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发现就是,电影家的工作不仅是理解原著、阐释原著和改写原著,更重要的是,他们凭借电影改编不同的媒体和表达方式,用现代的目光来看待过去的文学经典,让某些价值得以保存也让经典文学作品和当代读者联系起来,使得文学经典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意义。这种从文本到改编作品,再从改编作品回到文本的过程,体现了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之所以长生不老,就是因为有文化工作者不断地挖掘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经典作品。因此,电影改编不仅是文学作品的阐释,也维护了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性,给当代读者带来了不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