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分两部分: 一、本实验室发现硫霉素产生菌牲畜链霉菌可能分泌一种小分子、可扩散性化合物,可使三种不产硫霉素的变株恢复产素,同时恢复产生孢子。为研究牲畜链霉菌中调节硫霉素生物合成的基因,依据细菌中广泛存在的调节基因luxⅠ保守性强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参考链霉菌基因特点,设计了上游和下游各两组引物,以牲畜链霉菌染色体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约200bp片段,以此为探针,与牲畜链霉菌总DNA不同酶切产物进行杂交,在EcoRⅠ-BamHⅠ 4.8kb,PstⅠ-PstⅠ 3.5kb,BglⅡ-BglⅡ 1.8kb处出现强阳性信号。回收EcoRⅠ-BamHⅠ处理的总DNA 4.5kb-5.5kb区间片段,克隆至pBluescript SK(-),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落杂交获得两个阳性菌落,质粒提取、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SN1,其酶切后杂交结果与总DNA杂交结果相同。经亚克隆,并进一步通过Southern杂交将阳性区定位于SmaⅠ-XmnⅠ 0.8kb片段。重组质粒pSN1外源片段全长测序,共测出4.736bp,Frameplot分析发现两个完整的ORF:ORF1,ORF2。ORF1包含阳性杂交区,长度为1,800bp,以ATG起始、TGA终止,命名为SctⅠ,Genbank收录号为AF111267。SctⅠ ORF G+C%为69.4,第1,2,3位G+C%含量分别为68.0,45.5,98.2,符合链霉菌基因特点。在ORF上游SmaⅠ-BstNⅠ 249bp发现为AT丰富区,G+C%为59.1,这在总DNA含量平均达73%的链霉菌染色体中极为少见,仅见于灰色链霉菌(S.griseus)中少数调节基因strR,afsA等。SctI,strR,afsA这类基因与其它链霉菌基因显著区别还有-10,-35区,SD序列均不明显等。SctI ORF后面存在着正反向重复,茎环,旋转对称等复杂的二级结构,测序过程中,每测出一段,需要根据所测序列设计引物,逐步延伸才测出此复杂区。ORF2在ORF1互补链的反向前方,长度为561bp,起始为ATG,终止为TAG,G+C%总含量为67.02%,第3位G+C%含量为98.9。ORF2编码的氨基酸在Genbank中亦未发现有显著性同源序列。 以牲畜链霉菌对数生长期蛋白粗提液与α-32p-dCTP标记的SmaI-BstNI 249bp DNA进行凝胶滞留实验,249bp DNA由于和蛋白结合而在聚丙烯胺凝胶电泳上迁移变慢。加入过量的非标记DNA可竞争此结合。证明此AT丰富区有着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SmaI-BstNI 249bp DNA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