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阳是全国汉画像石四大集中地之一,有着独具特色的汉画像石区域体系。以保护南阳汉代画像石,继承和弘扬祖国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为目的而筹建的南阳汉画馆是目前我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汉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收藏汉代画像石多达2000余块。由于南阳汉画像石生动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神话故事等,体现了两千年前汉代物质、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因而对南阳汉画像石的有力保护,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南阳汉画像石的发现和收藏有着四个重要的阶段。一是1923年至1924年之间的首次发现。南阳学者、著名甲骨学专家董作宾等人在南阳城内发现汉代石刻画像,但此时尚不知其出自何处,有何用途。二是1927年至1928年之间的再次发现。南阳籍著名的教育家、方志学家、河南省通志馆编修张中孚发现了墙基中所用的汉代画像石刻,命人编成《南阳汉画像集》出版,遂引发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三是20世纪30年代南阳汉画像石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瞩目。其中孙文青的整理研究贡献最大。四是建国后的大批发现和收藏。南阳地区大批画像石墓的发现对于认识和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文明的发展、兴衰及其内容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因而得到社会有识人士的关注,传下一段段佳话。其中包括古史学家董作宾、文学家鲁迅、文博学家孙文青、社会学家郭沫若、剧作家田汉、画家罗公柳以及美学家王朝闻等,对南阳汉画像石的魅力惊叹不已。社会开始关注汉画像石的保护管理工作。在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推动下,1935年10月10日南阳汉画馆建立。随着馆内藏品的增多,以及应合时代对于博物馆建设的要求,南阳汉画馆又经历了1958年、1976年、1980年三次重建,终于成为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存了珍贵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文明;二是彰显了汉代文化魅力,丰富了史书记载;三是增强了民族自豪自信,凝聚了民族精神力量。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创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南阳汉画像石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其管理和保护工作日益提上日程,着重应该从六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意识;二是普及教育,引导公众参与;三是普查征集,强调入馆集中;四是政府主导,实施产业开发;五是设置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六是申报世遗,引发世界范围关注。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对南阳汉画像石进行资源开发,加强汉画像石保护需要从三个方面积极努力。一是构建多维一体的保管体系,打造汉画文化产业链;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汉画文化的价值扩容;三是政府支持,实现汉画文化的价值推广。只有应合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将汉画像石及石上汉画的保护工作推向深入,使承载中华传统文明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魅力在新的时代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