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1C-醋酸盐(11C-Acetate,11C-AC)PET显像对泌尿系统肿瘤和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及能否弥补18FDG PET显像在上述肿瘤诊断中的不足。资料与方法11C-AC的制备:11CO2由RDS111型加速器生产,利用美国CTI公司提供的模块合成11C-AC,格氏反应为合成路线,蒸馏法提纯最后产品,全部合成过程控制在15min之内,使用前进行质量控制。18FDG为本中心提供。PET显像仪为SIEMENS/CTI EXACT HR+。18FDG PET按常规进行。11C-AC显像时,患者禁食4h以上,双时相法:静脉注射111-625MBq立即行上腹局部早期显像10分钟,然后行全身延迟显像。动态图像:只采集上腹局部,10s/帧x24帧。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方法计算不同时相病灶/脏器局部对11C-AC的标准摄取值(SUV)及靶/本比值(T/B),动态图像用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描述肝、脾、肾、胰腺内11C-AC变化。PET显像未见放射性异常浓聚者,根据其他影像学资料所示的病灶位置,用视觉融合的方法在相对应部位勾划与病灶相同大小ROI。两种显像方法比较时以T/B值为半定量指标,T/B值>1,为“+”,T/B≤1为“-”。根据所得数据比较肿瘤病灶摄取11C-AC和11FDG之间及与病理类型和分级的关系。正常志愿者3例,均为女性,2例行早期局部及全身延迟显像,1例行全身延迟及脑显像,观察11C-AC全身分布情况。肾癌患者1例,女性,行上腹局部动态显像,观察肝脏、脾脏及肾脏(健侧)内放射性随时间变化情况。肝癌患者1例,女性,3天内分别注射药物剂量96和614MBq后行11C-AC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注射剂量对肿瘤病灶的影响。临床疑泌尿系统肿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行11C-AC PET肾脏局部早期及全身延迟显像,其中23例患者在一周内行18FDG PET检查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有近期其他影像学检查(CT、MRI或B超)对照。所有原发病灶及6个转移灶经手术病理或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余转移病灶根据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用Furhman法对肾透明细胞癌、WHO标准对肾盂输尿管肿瘤进行病理分级,按AJCC标准进行临床分期。临床疑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一周内分别行18FDG和11C-ACPET检查,16例经病理证实并进行分级,4例为随访结果,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全部患者PET检查前均行影像学检查(B超、CT和/或MRI、ECT),其中13例存在争议,16例为单发病变,4例多发。20例均有血AFP检查。结果一、11C-AC的制备: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合成99次,产量在0-2060MBq波动。二、11C-AC体内分布早期及延迟期,胰腺始终为全身放射性摄取最高脏器;心、肾内放射性分布与时间有关;肝脾有中度摄取;唾液腺内有明显放射性分布;骨髓、纵隔、膀胱、子宫、胃壁对11C-AC有轻度摄取;肌肉放射性摄取变化较大。早期显像反映血流灌注,延迟期反映代谢情况。药物注射剂量过低影响肿瘤病灶的观察。三、泌尿系统肿瘤肾皮质肿瘤患者21例,原发病灶18个(透明细胞癌15个、乳头状细胞癌1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个)。11C-AC早期显像,16个恶性病灶摄取明显低于正常皮质,延迟显像“+”13个,18FDG“+”4个,阳性率分别为10/13和3/13,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透明细胞癌Ⅲ级病灶1个,两种显像均未检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对11C-AC有明显吸收。11C-AC与18FDG对透明细胞癌转移灶的诊断能力基本相同,但部分肺透明细胞癌转移灶只对11C-AC摄取增高。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9例,18FDG均“+”,11C-AC“+”2例。炎症所致输尿管狭窄患者2例,病灶对11C-AC均无摄取。发生远处转移患者3例,18FDG可清晰显示转移病灶,11C-AC除1例股骨的转移灶有摄取外,其余均“-”。四、肝脏肿瘤20例肝内占位患者,16例病灶直径<5cm,13例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或误诊。3例良性病变,病灶对11C-AC和18FDG均无明显摄取。癌前病变2例,早期及延迟11C-AC显像均为“+”,18FDG“-”。5例肝腺癌、血管肉瘤及转移癌对18FDG均有明显摄取,但11C-AC均为“-”。HCC患者10例,6例有肝炎病史,6例AFP明显升高,高中分化HCC 8例,11C-AC全部“+”,且早期显像的SUV均高于延迟显像;2例低分化者为“-”。18FDG检出8例,2例高分化病灶未显影。结论1、利用CTI提供的合成模块,合成出的11C-AC经一系列质量控制后,基本符合临床使用要求。11C-AC的产量不稳,是影响其临床推广使用的障碍。2、11C-AC显像前空腹、安静休息,有利于病灶的观察;双时相采集,早期反映血流灌注,延迟期反映代谢;肾脏内的放射性分布与时间密切相关,早期显像正常肾皮质的高摄取可能影响对肾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的观察;注射剂量>185MBq更利于病灶观察及半定量计算。3、11C-AC对于恶性程度较低的肾肿瘤阳性率明显高于18FDG显像,可以弥补18FDG PET肾肿瘤诊断的不足,但不能替代18FDG,两者是互补的关系。至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尚待进一步研究。肾肿瘤的诊断,18FDG仍为首选药物,当18FDG PET阴性或不能确定时,建议行11C-AC检查。4、18FDG与11C-AC联合显像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原发或继发以及估测肿瘤的恶性程度。11C-AC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虽有肯定的价值,但不能取代18FDG,首先使用18FDG,如肝内病灶为“+”,则提示恶性程度高的肝原发或转移瘤的可能,如为“-”,可除外上述情况,并进一步行11C-AC PET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