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贸易平衡的分析框架及中国与主要伙伴分工角色演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世界各国(地区)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对接紧密,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服务贸易类型。伴随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识别不同国家(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角色、演变过程及原因,把握中国参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的角色定位与发展趋势,对于中国旅游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竞争优势,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分析框架,揭示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格局及形成原因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贸易基础(如劳动生产率、成本或产品差异化等分工标准)的分析框架是研究国际分工格局的主流方法,主要以货物贸易各领域为研究对象。而对于旅游服务贸易来说,由于旅游业边界模糊、产品生产链分割不明晰、产品功能非单一性、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空间不可移动性等独特性表现,致使确定旅游劳动生产率、旅游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或其成本差异化等标准时,具有明显的不可操作性。所以,从贸易基础层面分析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贸易平衡是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利益分配结果表现之一,也是揭示国际分工格局的一个重要视角。因此,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国际分工标准的内容基础上,结合旅游服务贸易的自身特点(如旅游消费的核心产品—景点景区,具有空间不可移动性),分析贸易平衡视角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研究的可行性,厘清贸易差额指标与国际分工的理论关系,确立了贸易差额作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指标。这一标准是进一步划分旅游服务贸易静态和动态国际分工角色类型的依据,也是完成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分析框架核心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基于旅游需求与供给理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影响因素综述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分别从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两个维度,系统地梳理各自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分析框架的外部结构。基于新的分析框架,利用各国家(地区)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相关的二手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全球、洲际、亚洲三个空间维度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格局,深刻揭示中国在以上三个空间维度中的角色与地位。最终,采用定性和定量(如计量经济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演变过程与成因、贸易效率及未来发展定位等问题。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1)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平衡的分布格局呈现出整体稳定和局部变动的特点,国际分工角色主要包括了五种类型:长期收益方、长期支出方、长期相对平衡方、收益方→支出方和支出方→收益方。其中,一阶段的国际分工角色类型占多数。同时,新的分析框架外部结构有效解释了各国际分工角色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旅游供给能力或需求能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地区)基本属于长期收益方或长期支出方;旅游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相当的国家属于长期相对平衡方;旅游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严重失衡是导致收益方翻转为支出方的主要原因;由于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的转变,带动旅游供给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支出方翻转为收益方提供了机会。而国际关系与安全环境、地理区位与交通等因素对以上五种分工角色的形成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发达国家聚集的北美、大洋洲和欧洲地区是长期收益方的主要来源地,欠发达的非洲地区是长期支出方的主要来源地,两阶段的国际分工角色主要聚集在亚洲地区。(2)洲际层面的旅游服务贸易平衡分工比较研究中,中国对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地区均是收益方→支出方。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少数成员国(如德国、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21世纪之前,由于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迟缓且缺乏政策支持,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处于顺差状态。这一结果也正好符合中国当时的发展需要,如创收外汇。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加之,全球金融危的爆发也对这些国家出境旅游需求造成了显著地消极影响,但对中国社会经济受其影响较小,从而加速了中国对上述国家旅游服务贸易的逆转。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虽有下降,但能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国民出境旅游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存在的出境旅游潜在规模自然很大,这也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且成为全球最大规模逆差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3)亚洲拥有多样化的旅游服务贸易平衡国际分工角色类型,同时也是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亚洲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角色类型一共有9种,基本涵盖了全球所有类型(11种),主要包括长期收益方、长期支出方、收益方→支出方和支出方→收益方这四种分工角色。其中,在全球的两阶段角色类型收益方→支出方和支出方→收益方的队伍中,亚洲地区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数量。这说明亚洲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动态发展的变化相对较大,且市场活力大,但也因此成为推动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增长极。中国与日本、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互动中分工角色已经由收益方转变为支出方,而对东盟地区则由收益方转变为相对平衡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日韩由旅游供给优势转变为旅游需求优势,而对东盟则基本还保持着旅游供给优势。(4)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平衡的国际分工角色于2009年由收益方翻转为支出方,主要原因是入境旅游发展不足与出境旅游过快扩张。结合中国入境旅游贸易效率的定量化研究结果可知,人口基数决定的出境旅游潜在规模是中国国际旅游需求能力快速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其次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国旅游供给方面的旅游资源禀赋具有明显优势,但受产业发展政策、旅游服务质量以及国际关系与安全环境等因素的消极影响,中国国际旅游供给能力相对偏低。所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经历了从供给优势向需求优势转变的过程,从而确立了两阶段的国际分工角色收益方→支出方。与此同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严重失衡的现状也值得关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本研究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平衡的国际分工分析框架,为揭示全球、区域和国家多个层面的旅游服务贸易平衡分工格局提供了分析依据。基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基础,综合考虑旅游服务贸易异地性消费和旅游生产要素与产品垄断性的特点,探索出贸易利益视角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研究的可行性,厘清贸易差额指标与国际分工的理论关系,确立贸易差额作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标准,划分静态和动态国际分工角色类型,为构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分析框架梳理出其核心理论逻辑。利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得出影响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的外部结构。(2)多维度下对比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角色,深入揭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平衡的国际分工角色演变过程及成因,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定位目标。空间维度中,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全球、洲际及亚洲三个空间尺度下的国际地位,横向揭示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互动关系和形成原因。时间维度中,以中国近四十年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历程为分析对象,勾勒出其贸易差额的变化轨迹,并全面阐释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形成原因。在掌握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优势和劣势的条件下,借鉴国际上典型性国家的发展经验,本研究提出了截止2035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将继续保持支出方的分工角色定位,但贸易逆差规模会有所收紧的发展目标。由此,本研究实现了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多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为推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解决严重失衡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3)本研究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有效测度了中国入境旅游的贸易效率,并定量验证了新的分析框架中部分关键影响因素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在实证研究部分,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本研究从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方面引入相关解释变量,定量验证了新框架中关键因素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同时,基于以上计量经济研究方法,本研究还揭示了中国入境旅游的贸易效率,发现2011-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年平均贸易效率只有59.89%,效率损失较大。这一结果也再次证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不足的现状,成为佐证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非正常扩张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低酸果汁由于其出色的功能营养,如协助消化、净化血液、增强免疫系统等,受到广泛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导致小麦苗汁等植物基饮料的需求量增加。小麦苗(wheat plantlet,WG)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传统上被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地中海贫血等多种疾病。小麦苗汁(WGJ)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矿物质、生物类黄酮和酚类物质等,对多种疾病有着重要
学位
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s)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分化为各谱系血细胞的能力,能够为成年的生物个体提供所有的血细胞类型。HSPCs的发育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任一过程的紊乱都可能会导致贫血、白血病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深入探讨HSPCs的发育机制对于阐明血液相关疾病发病机理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化,雇佣关系也越来越不稳定,组织人才管理和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激活和保留员工,走在实践前沿的企业开始将市场化规则引入内部流动实践中,使得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逐渐由传统的科层机制向市场化机制转变。然而,传统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以科层制为基础,对当前市场化和无边界化的内部流动现象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度。同时,受限于企业内
学位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排放日益增长,严重危害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类健康。目前已有大量技术应用于VOCs的去除,在众多去除VOCs技术中,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技术手段之一。当前已有大量催化剂应用于VOCs的催化氧化,如稀土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催化剂等,而在众多过渡金属氧化物中,Co3O4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
学位
作为建构民族国家、面向工农兵,又异于“五四”的文艺形态,延安文艺的复杂化成因除了时代和政治的因素之外,还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特殊的空间场域内,共时性存在的文学形态与“在地性”的自然和人-地环境联系在一起,同时流动性空间场域又让文学地理从一个核心区域扩展到多个相似区域,形成“同一”的文学空间。在这“同一”的文学空间内,召唤了各地文人奔赴延安,在普遍的文学想象中,形成了知识分子与民
学位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包括药品、内分泌干扰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等新兴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在环境中被频繁检出,由于具有较强的极性、水溶性以及难挥发性,ECs大量/不间断的使用和排放会造成环境中“假持久”的存在,成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最大的潜在风险,严重可能导致某些生态系统的灭绝。因此,有必要开发先进的技术以除去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目前已经开发
学位
牟宗三对知识和道德关系的处理体现了“穷智见德”的脉络。“穷智”的目的是凸显认识心的限制性,但这不是最终目的。突出认识心之限制性只是为了逼显道德主体,由认识领域升转到道德领域。然而两个领域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它们毋宁只是一个领域,只是对不同的主体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故此,“穷智见德”须从主体的角度理解。道德领域的涌现不是建立在对知识领域的否定基础上,而是通过主体的转进直接建立在知识领域上,或者说赋予其
学位
革命历史叙事,镌刻着峥嵘的革命岁月,蕴藏着深邃的历史智慧,凝聚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承载着独特的审美理想,因而其对于开掘民族革命史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神灵魂、建构民族审美气韵意义重大。1990年代以来,在“后革命”历史氛围中,伴随着世俗消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思现代性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叙事(主要指后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往往立足于个人化、民间化、主观化、感性化的价值立场
学位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立国前女真族文化落后,建立金朝后,积极学习吸收汉文化,随着民族融合进程的深入,女真统治者受儒家思想熏染,儒学修养逐渐提升,表现出对儒学的心理认同,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儒学影响下的金代文学,继承儒家诗教观,主张文以明道,追求《诗经》以来形成的风雅传统,并且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本文主要研究金代儒学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包括金代儒学背景的介绍,金代儒学对文人
学位
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作为一个混沌系统,从相空间中几乎相同的初始点开始,发展到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不相关的轨道上。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同步这类系统,使它们在同一混沌轨道上演化是可能的。对混沌系统同步的研究,已经从两个或多个混沌系统,由于耦合而将其运动的给定特性,调整为共同行为,逐步拓展到复杂网络上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由于诸多实际系统,均具有复杂网络特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