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视觉光流率和边缘率的车速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0778142)、《非对称视信息流干预下驾驶员弯道转向行为纠偏机理及应用》(项目编号:51078299)为依托。弯道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路段,而在引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视觉信息占主要部分,因此从驾驶员的视觉信息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车辆在弯道处的行车轨迹,对提高弯道处的交通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现有弯道处车辆转向诱导方法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然后对驾驶员在直线段和弯道处的注意力分布做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驾驶员在直线段行驶时,其注意力大部分分布在路面上;在进入弯道前,驾驶员会搜索弯道的切点位置;在弯道处行驶时,其注意力会集中分布在弯道转向方向上的切点位置;而在增加边缘线后,边缘线会转移驾驶员的部分注意力。然后在深入剖析驾驶员在弯道处的视觉信息特征,行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转向诱导方法,提出基于驾驶员视觉信息的弯道转向诱导方法和并建立了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以十漫高速公路为实验路段,通过在直线段上的不同区域增加不同频率的边缘线,观测实验前后通过该路段的车辆速度,并对观测值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在弯道前的直线段,当适应区的频率为4Hz,控速区的频率值由4Hz变为10Hz,过渡区的频率值为10Hz时,车速控制的效果最为明显,其中超速明显的小客车的平均速度由原来88.04Km/h降低到80.65Km/h。接着在直线段的车速控制实验后,在弯道的缓和曲线段的行车道上进行了设置左右边缘线频率值和形式不同的四类共7组车道保持实验。对车辆在弯道处的车道保持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车辆在行车道上行驶时,车道左侧边缘线频率为5Hz,右侧为10Hz时,车道保持的效果最明显;当左侧为直线型的边缘线,右侧为鱼刺状的边缘线时,车道保持的效果最为明显。根据直线段的控速实验结果和弯道段的车道保持实验结果、实验路段的道路线形资料以及实验过程中观测相关变量,标定了车速控制模型的韦伯分数和车道保持模型中的横向偏移速度与频率差之间的参数。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果和实验结果,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