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缩写为UHTCC)具有拉伸应变硬化和多裂缝开展特性,使其在裂缝控制及结构抗震方面具有优势。将UHTCC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于结构短柱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其变形性能和脆性破坏模式,但以往的研究局限于规范试验方法,即采用3次循环加载以模拟持时短、循环次数少的典型II型地震,而对持时长、循环次数多的I型地震以及主震后再次遭遇余震的其他复杂地震情况几乎没有涉及。为此,本文针对发生弯剪或剪切破坏的RUHTCC短柱,模拟I、II型地震以及余震地震作用,深入探究钢筋增强UHTCC柱的抗震损伤演变过程及性能各指标的变化,以期为完善RUHTCC柱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具体的研究工作与主要结论如下:参考日本《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现状与课题》中的Ⅰ、Ⅱ型地震的模拟方法,进行了两组不同剪跨比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6个UHTCC柱的低周往复抗震试验,同时完成了2个单调静力加载UHTCC柱试验,分析了加载模式与加载循环次数对UHTC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剪跨比的试件,刚度退化较慢,位移延性较差,各特征点处承载力较低,变形较大;循环加载与单调加载相对比发现,每级位移循环加载3次(Ⅱ型)的试件的骨架曲线与单调加载的荷载变形曲线相差不大,但循环加载较单调加载极限变形有所提前,而当每级位移循环加载次数增大到5或10次(Ⅰ型)时,其骨架曲线较单调荷载变形曲线峰后下降较快,延性降低明显;随着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滞回曲线显示了越明显的捏缩效应,延性逐渐降低,其中相较于循环3次(Ⅱ型)的试件,循环10次(Ⅰ型)的试件延性分别下降了33%、22%,可见,在Ⅰ型地震作用下试件的变形性能明显变差;循环次数对试件峰前性能影响不大,但会使峰后极限变形提前。综上可知,采用规范标准试验3次(Ⅱ型)循环加载不能反映高循环次数(Ⅰ型)下试件的抗震损伤过程,偏于不安全。为了研究主震受损后再次遭受余震的UHTCC柱的抗震性能,本文完成了3个不同损伤程度的UHTCC柱和1个普通混凝土(RC)对比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前损伤的增加,相较于首次加载的各项指标,相同位移幅值下二次加载时试件的裂缝控制、承载力、滞回性能、刚度、累积耗能等指标均有降低;其中,损伤后UHTCC柱各项指标虽有降低,但最终仍保持着与卸载时相当的性能,即使遭受更严重的3倍屈服位移损伤后性能也要优于RC柱;不同损伤程度的UHTCC柱均与无损伤的UHTCC柱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相差不大,表明损伤后UHTCC柱仍然能保持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基于UHTCC柱试验数据,定义了不同损伤状态等级,并与试件实际破坏形态对比,讨论了基于耗能贡献的Kratzig地震损伤模型与考虑变形和累积耗能的双参数模型Park-Ang损伤模型对UHTCC柱的适用性,并通过引入α值给出了修正的Kratzig损伤模型,确定了试验UHTCC柱不同损伤状态的损伤指数区间:基本完好:0~0.15,轻度破坏:0.15~0.35,中度破坏:0.35~0.55,比较严重破坏:0.55~0.90,破坏:0.90~1。修正后的损伤模型具有清晰的损伤区间,且与试验吻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