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曾经是连接亚欧大陆及其沿线地区的主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见证了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沿线地区保留下来的大量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要素在相同背景环境下形成的时代共存关系,使它们彼此依赖、相互转换,成为不可分割的线路整体。如今这条具有重大价值的线路已经难以保持完整和连续的实体线路形式,通过上述遗产要素与丝绸之路价值主题的相互关联和支持,仍然可以还原出丝绸之路曾经的线路整体特征和突出的文化主题。本文在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按照丝绸之路的价值主题和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结合历史地理区域的划分特点,选择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态调研,在文化整体观的理念下,对这一段落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并分析二者的关联程度以及相互影响关系,提出在目前丝绸之路有形线路残缺不全的情况下,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紧密相关的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重点。结合丝绸之路陕西段的传播内容与影响范围,分析丝绸之路陕西段的遗产价值特性和线路的整体价值,并运用现代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对遗产要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价值评估,建立对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价值评价的多层次体系。分析作为文化线路的丝绸之路陕西段,在共同的背景环境和文化关联下所具备的整体性特征。依据线路整体、文化整体和生态整体,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思路、原则和策略。在遗产和段落尺度上,对丝绸之路陕西段的遗产要素和线路空间格局实现全面保护与展示;在区域尺度上,重点结合“关天一体化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将本体与线路层次上的保护框架融入到区域发展规划中,最终形成网络化、多层级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接下来结合部分实例分析,对保护与利用可能的具体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建议通过法律机制、管理机制和科学的遗产监测机制,保障和完善丝绸之路陕西段保护与发展的支撑条件。这一整合的过程与结论的形成,目的在于为丝绸之路整体性保护与决策的优化提供可能的支持,进而实现丝绸之路遗产价值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