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环类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传统化石能源日益减少,未来将无法满足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太阳能电池是人类对于能源的新选择。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其制造成本较为低廉,重量十分轻便,可以利用溶液加工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同时加工工艺也比较简单,因此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传统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材料,例如富勒烯受体材料,因其电荷传输能力较为优秀,曾被广泛利用,但是由于富勒烯自身结构的种种限制,导致对于太阳光的吸收较差,在可见光内几乎没有吸收,同时难以进行能级调控。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近年来发展迅猛,相比于富勒烯受体材料,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合成简便、价格便宜、能够通过设计分子结构来调节能级和扩大光谱吸收范围而备受青睐。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尝试将具有电子缺陷的基团引入到芳族稠环,获得了性能优异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统称为稠环电子受体。为此,本论文围绕引达省并二噻吩(IDT)、引达省二噻吩并噻吩(IDTT)及茚[1,2-b]并芴(IFT)这三类稠环单元,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通过共价键连接不同的末端基团,设计及合成一系列A-D-A型非富勒烯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分析与讨论了目标化合物的热学、光物理、电化学性能以及基于这些目标化合物的光伏性能。第一章中,简单地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然后着重地介绍有关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是非富勒烯电子受体材料。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相关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中,以引达省并二噻吩(IDT)为给体单元,通过简单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将其连接不同的末端基团合成六种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IDT-DMIO,IDT-IC2F,IDT-ICTh,IDT-ERN,IDT-FOD 和 IDT-DMBA。研究并分析了这六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热学性能,得出了它们的分解温度都很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形态也比较稳定。其次测量了它们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其中,IDT-DMIO,IDT-IC2F和IDT-ICTh这三种材料在300-800 nm都有很强的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在700nm左右,吸收太阳光的能力较强;它们的LUMO能级在-3.70eV左右,有利于电荷的传递。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基于这三种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器件。通过器件的制备与优化,基于三种受体材料的器件均表现了较为优良的光伏性能。其中,基于PM6:IDT-ICTh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最好,能量转换效率(PCE)能够达到8.69%。另外基于PM6:IDT-IC2F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在波长700nm处,其外量子效率(EQE)能够达到80%以上,能够有效吸收太阳光。经过优化后,器件能够获得0.91V的开路电压(Voc),14.82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Jsc)以及9.47%的优异的 PCE。第三章中,以引达省二噻吩并噻吩(IDTT)为给体单元,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共合成四种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IDTT-TFBN,IDTT-TFMB,IDTT-ERN和IDTT-FOD。这四种材料的热学性能较为良好,但是由于材料的能级和吸收性能都比较差,薄膜状态下最大吸收波长不超过600 nm,能隙很宽。因此制备出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几乎没有光电流。我们改变了思路,将IDTT-FOD掺杂于(FA)0.8(MA)0.2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结果表明,掺杂IDTT-FOD的确能有效提高(FA)0.8(MA)0.2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掺杂能够弥补钙钛矿的缺陷,可以获得较大晶粒的钙钛矿。以20%和40%浓度掺杂,均能提高其性能。掺杂40%浓度IDTT-FOD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CE能够达到18.20%,Jsc为25.53 mA/cm2,Voc为1.05 V,填充因子(FF)为67.90%,相比于无掺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最多,PCE提高了 14%。第四章中,采用简单的缩合反应,合成基于茚[1,2-b]并芴(IFT)的受体材料,分别为IFT-DMIO,IFT-IC2F,IFT-IC2Cl和IFT-ICTh。对其热稳定性进行探究,发现这四种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均较高,都在300℃以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它们在300-800 nm都能有较强的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在650nm左右,能隙较为适中,能够灵活选择宽或者窄的给体材料进行共混;通过循环伏安特性曲线可以得出材料具有较深的LUMO能级,随着端基吸电子能力的不同,LUMO能级也呈现梯度变化,其中IFT-IC2C1的LUMO能级最深,为-3.92 eV。分别用这四种材料作为受体,聚合物PM6作为给体,制备出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PCE分别为1.48%,4.05%,3.50%和2.89%。其中以IFT-IC2F为受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最好,在波长600 nm附近,其EQE能够达到40%以上。器件的Voc为0.84 V,Jsc为8.82 mA/cm2,FF为54.42%。基于另外三种受体材料的器件性能较为一般,可以通过后期对器件进行优化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各项性能。最后,第五章,对本论文全部研究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对未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做出一个合理的展望。
其他文献
纤维素是天然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被认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来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自文明的诞生以来,纤维素的应用就与人类的生活
在各国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的时代,航运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航运业的支撑产业,港口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如何提高码头运作效率,减少码头运营成本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内容。根据集装箱码头的作业内容和流程,本文重点研究了码头作业的第一环节泊位分配,通过设计泊位分配计划,达到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码头岸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泊位是码头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泊位问题的研究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研
因铀矿的开采、冶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石废渣,而通常被堆放在尾矿库中。在风化、酸雨淋溶等作用下都会释放进入到土壤中。由于其较强的放射性,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
目的为探究DINP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和机制,建立体外细胞染毒模型,探讨DINP对变应原二硝基氯苯(DNCB)暴露下人表皮细胞HaCaT炎性反应效应的影响。方法1.HaCaT细胞培养。用含有10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系统性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菌是专性寄生于韧皮部筛管组织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至今无法人工离体培养。其中,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CLas)是危害全球柑橘产业的主要致病种。柑橘黄龙病给世界柑橘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挖掘
目的探讨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联合单个转录因子(SF1)使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s)重编程为具有睾酮分泌功能的Leydig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HFFs,取第2-3代细胞转染SF1过表达病毒。表达稳定后(第4天),用小分子化合物(A 83-01、BIX 01294、CHIR99021、forskolin、DAPT、purmorphamine、
纳米电极由于整体尺寸小,传质速率高和快速的电化学响应受到巨大关注。它们已被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基础电化学研究,神经生物学和单细胞传感,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单个纳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内瘘模型,观察血管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
2016年12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
近些年来,体型复杂、内部空间多变的公共建筑大量涌现,由于建筑功能的复杂多样化导致其结构体系出现不规则而超限,这给结构设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对一个复杂高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