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其快速的发展是建立在能源资源的粗放式消耗上,由此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C0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加速。面对日益增多的环境问题,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大力推进“低碳革命”,并在新能源、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重点布局,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我国也不断学习和吸收、引进国外低碳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开始积极探索国内的低碳发展之路。从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应对气候问题的具体目标和指标,到确定五省八市为首批低碳省和低碳试点市,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路径做出探索和示范,再到党在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上种种都充分表达了我国发展低碳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但不能为实现碳减排而放弃城市应有的发展,更不能为了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注重碳减排,城市想要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低碳竞争力的提高,低碳竞争力的提高也需要城市为其提供相关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在全球向低碳转型背景下,需要低碳竞争力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低碳竞争力与城市化的交互关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评价两者协调发展关系,探索两者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利于发现低碳竞争力时空发展规律和地区差异,更有利于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提升低碳竞争力,促进区域健康发展。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图表分析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低碳竞争力和城市化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和分析2003-2013年我国碳排放和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指标的系统性、科学客观性、可操作性,从低碳竞争力和城市化两方面构建了含有30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变异系数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等计量方法,完成对全国30个省份2003-2013年的低碳竞争力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分析及预测。通过分析发现,2003-2013年我国各省的低碳竞争力综合指数和城市化综合指数均成增长趋势,但大多数省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高于低碳竞争力提升的速度;协调度C和协调发展度D均在波动中增长,说明低碳竞争力和城市化两系统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方向发展演进;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多数省份从城市化滞后型转变为低碳竞争力滞后型,且通过预测发现,到2020年多数省份能达到优质协调低碳竞争力滞后型。说明低碳竞争力与城市化的协调性虽然会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之前在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导致在2020年低碳竞争力仍然落后与城市化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碳减排,仍然是各级政府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