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致力于在确立本土语境中的文化回应教学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民族地区学校中什么样的教师能够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民族地区学校实施文化回应教学是否有必要”、“什么是本土语境中的文化回应教学”、“教师实施文化回应教学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民族志研究,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本研究在明确了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与国外相关理论的异同点的前提下,对文化回应教学重新进行了界定。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现场具有国外研究发现的文化回应教学特质的课堂教学,但其同时具有区别于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独特性。而相对于文化回应教学的应然建构而言,当下的文化回应教学亦有其局限,并由此提出了文化回应型教师及其多元文化特质。本研究报告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策略思路等。第二部分是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笔者对我国自近代化以来的民族文教政策进行了梳理,从而在宏观历史背景的层面明确了我国从近代化以来的民族文教政策总体上是沿革了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接着,笔者列举了美国在处理多种族文化教育问题的举措。文化回应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项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理论。然后,笔者对理论迁移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调研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回应教学现状。此部分以文化回应的三个内容作为论述框架对田野调查的素材进行了呈现与分析。笔者在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文化回应教学”进行了界定,指出了文化回应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辅助条件和评价标准。第四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本研究中的文化回应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阐释。文化回应的内容包括族群文化、阶层文化和生成文化。文化回应的方式包括反应、引导和指正。二是对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即文化回应型教师)所需具备的多元文化特质进行了论述。文化回应型教师所需具备的特质包括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知识和多元文化技能。第五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结论的总结和整个研究的反思。研究结论部分在对上文的论述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后对本研究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文化选择问题做了拓展讨论。反思部分则是包括了对个人做田野的能力、民族志的写作以及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