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法》问题初探——“保护法”还是“利用法”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早已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其效果却不甚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野生动物在法律中被定位为资源,可以被人类利用。这种野生动物资源观有其历史渊源,并且在立法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立法者秉持这种观念也有其客观原因。然而这种观念却有其弊端:一方面,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野生动物资源观都已经被证明有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另一方面,这种观念不符合当今世界趋势。面对我国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的严峻形势,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摒弃野生动物资源观迫在眉睫。  最近几年,《野生动物保护法》迎来修订,动物保护人士呼吁借修订之机在法律中摒弃这种观念。虽然立法者表现出顺应这种呼声的姿态,但是最终修订后的新法却没有本质的改变。新法中仍然充斥着野生动物利用的条款,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的设置、狩猎制度、人工繁育制度、专用标识制度等方方面面,并且立法者还对一些利用条款做了掩饰。笔者会分析新法中的野生动物利用条款,并揭示出它们背后的野生动物资源观。  依笔者见,野生动物的低限利用论是当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正确选择,即保留对野生动物的公益性利用,废除商业性利用。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商业性利用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废除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总体上讲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本应采取的修订思路是,保留野生动物的公益性利用,限制其商业性利用,并逐步引导现有的商业利用产业转型和废除,最终实现商业性利用的全面禁止。最后,按照此思路,笔者会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其他文献
自从1868年奥匈帝国的英籍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成功研制出第一枚鱼雷后,这种水中“爆破手”就以其非凡的作用和威力在海战中大显身手,威风八面,战绩显赫。但是,鱼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发生了许多趣事。    “劣质鱼雷”贻误战机    1940年4月,德国海军派出30艘潜艇,钻到挪威海域,同英国护卫舰运输队作战。  战役开始后,德国三艘潜艇追上了船队,紧紧地咬住,很快进入伏击阵地,这三艘潜艇集中攻击
随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本研究以进入合肥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参与观察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和对全程免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方法]2009年,在威海市3个市(区)抽取7~12月龄儿童1 102名,按“0,1,6”程序接种3剂次5μg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