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祥夫是当代山西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勤笔耕耘,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得食”的原则,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同时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王祥夫有着自已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执着坚持。从1984年其短篇小说处女作《两盏桔黄的灯》的发表到今天,其短篇小说探索之路虽有曲折,但总体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还屡登中国小说排行榜。研读王祥夫的短篇创作,笔者发现其绝大部分短篇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基于此,本论文在对王祥夫短篇小说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其短篇小说创作总体把握,挖掘其短篇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分析了王祥夫短篇小说的题材和创作趋势。主要有知青题材,“在乡农民”题材,“城市异乡人”题材,都市人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王祥夫个人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他的短篇作品呈现出由先锋到写实,从激烈尖锐到脉脉温情的趋势变化。第二章深入到王祥夫短篇小说的审美观照层面。他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特别是小人物的悲喜,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切入口,不仅从“形而下”的层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而且升华到了对人性、命运等“形而上”的思索上。第三章论述了王祥夫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结构上,王祥夫通过“无关性”描写来淡化情节,集中笔墨于细节描写,让空白与悬念交织,在高潮中结束叙事。视角上,外聚焦实现故事的客观化、真实化,内聚焦则直入人物心理。语言上,善用白描,呈现出朴素的诗意美、反复与反讽的张力美以及暗示与象征的含蓄美。第四章则对其短篇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定位。他执着坚持短篇小说创作,以小人物的视野展现广阔的历史生活图景,融入地域风情与民俗文化,体现了其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当代底层文学乃至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