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同解除权是指在合同订立后,遇到履行障碍时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思表示可提前结束合同效力的一种解除机制,其结果是使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归于消灭。在我国通常认为只有非违约方具有合同解除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合同陷入履行僵局的案例,是否应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一直是学术争议的热点。2021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第580条第2款的规定,更是将这一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旨在整理分析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解除权是指在合同订立后,遇到履行障碍时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思表示可提前结束合同效力的一种解除机制,其结果是使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归于消灭。在我国通常认为只有非违约方具有合同解除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合同陷入履行僵局的案例,是否应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一直是学术争议的热点。2021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第580条第2款的规定,更是将这一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旨在整理分析关于违约方是否拥有合同解除权的学术争议的背景下,通过分析违约方赋予合同解除权的正当性,行使条件及产生的法律效果等方面,论证应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新宇合同纠纷案引出违约方是否应被赋予合同解除权这一问题,后基于对法院判决理由的分析以及判决结果的倾向得出应在一定条件下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第二部分是通过梳理我国原《合同法》、《九民纪要》、《民法典》中有关合同解除权的条文,体现我国立法者对于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态度。以及通过对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学说即“否定说”“有限肯定说”的分析,提出笔者的观点:应有条件的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第三部分是从理论和司法实践需求两方面论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正当性。即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不仅不违反民法的基本伦理价值,而且是我国实际的迫切要求。第四部分是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前提,方式,动机等行使要件的论述。第五部分是对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法律效果的阐述。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即产生解除合同的后果,同时,当事人双方的合同权利义务归于消灭。但是,合同的解除不代表违约方不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仍需进行损害赔偿。
其他文献
虚拟式产权商铺作为一种房地产经营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我国针对此类型商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由于虚拟式产权商铺所涉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司法实务中涉及虚拟式产权商铺纠纷的案件逐年增长,因此,对虚拟式产权商铺所涉纠纷进行全面、详细地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从业主权利切入,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案例导入并提出问题,对虚拟式产权商铺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厘清虚拟式产权商铺的概念和特征、所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位置感知服务的需求增多,这导致室内定位技术飞速发展。基于WLAN的位置指纹法因具有原理简单、扩展性强、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其定位精度依赖于高质量的指纹库及正确的匹配方法。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基于现场勘测、基于模型以及基于众包等方法构建离线指纹库,进而实现室内定位。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构建指纹库,都会受噪声及多径效应的影响,所以如何处理原始勘测
“放活土地经营权”是“三权分置”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政策指导,土地经营权的分置赋予了农用土地流转权能,立法逐渐放开以“土地经营权”设立融资担保的禁止性规定,以提高农用土地的财产价值。随着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关配套政策、法律规定的出台,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制度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已初步为该制度的体系化构建打好了地基。但由于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尚且存在争议,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制度框架始终难以
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变更不同于审判程序中当事人的变更,因为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变更不仅是程序主体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变更后的当事人要直接承受实体上的权利或义务。执行程序中出现作为自然人的被执行人死亡的情况时,申请执行人变更其继承人为新的被执行人,不仅涉及程序的正当性问题,还涉及实体的正当性问题。因此,研究被执行人死亡后变更其继承人为被执行人程序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现阶段,图文结合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标准配置,摄影作品的需求量与传播速度随之得到了提升,但互联网信息广泛性、即时性分享的现状也为数字摄影作品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挑战。首先,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版权人为摄影作品添加的技术措施易被破坏,版权人难以掌控其作品的非法复制与传播,使用者在使用摄影作品的过程中对于权利的真正归属也很难确定。其次,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与使
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发端于北欧,后又被英国、俄罗斯等国引入。在著作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不断加强著作权保护力度。同时,海量作品的出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利益纠葛愈演愈烈,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所涉及的问题落入相关研究视野,例如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性不足、管理的范围不能延展至未授权其管理的权利人作品等。若不加以规范,势必波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2012年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过程中,草案尝试引入著作
农民住房抵押是解决农村多层次融资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举措。但囿于法律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在房地一体原则下,农民住房抵押自然缺少正当性。2015年国务院开展为期3年的农民住房抵押试点工作,从乐清、和林格尔等地区的反馈情况来看,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相应问题,特别是暂停适用2007年《物权法》第184条、1995年《担保法》第37条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而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
“孤儿作品”是当代著作权制度的内在问题,隐身于当代版权制度之中百余年,在信息网络和数字化时代得以凸显。(1)孤儿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域外典型的保护模式无外乎加拿大的强制许可模式、美国的侵权责任模式以及欧盟的折中许可模式等,上述三种模式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我国。国内的著作权例外制度,主要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制度,亦不能契合于孤儿作品法律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没有涉及孤儿作品条款,但其送审
目前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生态环境侵权的事件发生,生态环境侵权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就是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过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生态环境侵权责任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责任,通过该责任可以加大侵权人的违法成本,进而减少生态环境侵权案件的发生。首先,本文将通过对生态环境侵权行为中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研究,阐述生态环境侵权行为和惩罚性赔偿责任两者的契合之处,分析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对生态环境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民事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度在经济市场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发展进程,而且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但是,鉴于目前的发展状况,在我国,民事信用法律的实施仍然存在着很多挑战,尤其是在信用利益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在法律建设实施中,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尚未完成,例如,法律的建设不够规范,经常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漏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制裁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