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肠道慢性、复发性病症。自身免疫失衡是IBD发病的直接诱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在IBD的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当环境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时,就可能引发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而发病,IBD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卫生不好、条件差的国家发病率反而较低。单纯用环境和遗传因素很难解释这种差异的,因为欠发达地区移民到发达地区的人群IBD发病率较高。这些结果说明,环境因素对IBD的发生是重要的。即而产生了IBD“卫生假说”的理论,即IBD的发生是在缺少对肠道粘膜刺激较少的社会。线虫感染较多国家CD和UC的发病率低,说明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有效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前期工作中以旋毛虫(T.spiralis)作为干预小鼠肠炎模型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尽管寄生虫对IBD的治疗有益,寄生虫感染所引发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直受人关注。活体寄生虫持续感染人体不易被排出体外,可能会影响胃肠的功能,并导致病人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种治疗。因此,在维持寄生虫生命周期的条件下,利用寄生虫进行大规模治疗并不可行。寄生虫提取物可以与活虫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避免感染活虫的隐患,还能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可避免活虫治疗IBD的不利因素,同时保留了旋毛虫对IBD的免疫调控作用,理论上是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生物制剂。本研究选择已鉴定好的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即ZH68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WM5旋毛虫肌幼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WN10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668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构建可溶性蛋白表达载体,并对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目的是获得纯度较高的基因表达产物。其方法是利用镍琼脂糖凝胶FF色谱分离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pET-22b-T668、pET-22b-ZH68、pET-22b-WM5和pET-22b-WN10。将纯化浓缩的四种可溶性蛋白在无菌条件下经腹腔注射BALB/c鼠,以生理盐注射水作为对照。三次免疫后用TNBS诱导动物模型,观察诱导CD模型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小鼠的平均体重、生存率、DAI评分、结肠宏观评分和微观损伤评分,检测炎症指标MPO、SOD活性,探讨四种可溶性蛋白对动物模型的治疗效应。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模型鼠肠粘膜、肠系膜淋巴结及脾脏中IFN-γ、IL-10、IL-12、IL-4、IL-17和TGF-βmRNA的表达含量,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LPMC)和脾脏中IFN-γ、IL-12、TGF-β、IL-4、IL-10和IL-17的分泌水平,从而动态研究肠道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关系;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FCM)各组脾细胞内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数量变化。从细胞水平阐述Treg对机体免疫方面的作用,客观论述蛋白对IBD模型鼠的免疫作用机制。旋毛虫抗原基因WM5、WN10、Zh68和T66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进行表达。经鉴定四种抗原基因未发生突变,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基因全长分别是1315bp、1352bp、1372bp和1609bp,切除信号肽后表达成熟蛋白分子量理论为37.7 kDa、46.9 kDa、47 kDa、49 kDa,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大小与理论相符。表达产物通过镍琼脂糖凝胶柱进行亲和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肠炎模型干预效应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TNBS诱导鼠模型组平均体重和生存率显著高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各项临床症状均轻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预先免疫Zh68和T668蛋白小鼠于TNBS诱导造模后3d及7d与生理盐水模型组相比在结肠宏观损伤和微观损伤评价上都有所改善(p<0.05),粘膜损伤轻微,结肠壁增厚较少、粘连范围较窄,溃疡面浅或临近正常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范围较小、减弱,水肿范围较小,MPO值降低,差异显著(p<0.05)。SOD评价值显示,盐水注射造模组3d后明显高于蛋白免疫试验组(p<0.05),7d后差异不显著(p﹥0.05)。WM5和WN10蛋白免疫造模组与盐水注射未造模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3d结肠中IFN-γ、IL-12和IL-17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而IL-4、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各组蛋白免疫后造模组肠系膜淋巴结中IFN-γ、IL-12和TGF-βmRNA的表达量对盐水注射后造模组没有显著变化,ZH68和T668蛋白后造模组IL-17和IL-10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IL-4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小鼠在造模脾脏中IL-17、IL-10 mRNA的表达量对模型组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其它细胞因子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造模组3d及7d后的IL-10和TGF-β小鼠结肠组织LPMC产生水平显著高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而IFN-γ、IL-17和3d后的IL-12 LPMC产生水平显著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7d后的IL-12水平和3d后的IL-4 LPMC产生水平没有变化(p>0.05),7d后的IL-4 LPMC产生水平显著高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ZH68和T668蛋白免疫造模组3d及7d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IL-4、IL-10和TGF-β表达显著高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IL-17产生水平显著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3d后脾脏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及第7dIL-12的产生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7d后脾脏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及第3d IL-12的水平显著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实时定量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WM5和WN10蛋白免疫后造模组变化不显著(p>0.05),各蛋白免疫造模组与盐水注射未造模组相比上述显著差异基础上的细胞因子表达呈现相反的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7d脾淋巴细胞表达CD4+ CD2+ Foxp3+ Treg细胞数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WM5和WN10蛋白免疫后造模组脾淋巴细胞表CD4+ CD2+ Foxp3+ Treg细胞数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3d疾病活动期各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免疫后造模小鼠均表现出对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其可能的机制是:有效抗原成分恢复IBD模型鼠Th1/Th2正常的平衡;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超强的免疫调剂作用,从而使机体免疫失衡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