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介质中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聚电解质

来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用不同结构的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PDAC)(线性PDAC或交联PDAC纳米粒子)作为分散稳定剂,阴离子单体丙烯酸(AAc)、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在硫酸铵和氯化钠混合盐水介质中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不同形态的两性聚电解质,并对分散共聚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线性PDAC作为稳定剂时,通过分散共聚合可以制备在盐水介质中分散的两性聚电解质微球。考察了对无机盐浓度、分散剂用量、分散剂分子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三元分散共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内无机盐浓度的增加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而随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加。同时,对不同反应条件下两性聚电解质微球形态的跟踪观察表明:微球形貌受无机盐浓度和分散剂用量影响最大。通过上述研究可以认为:在盐水介质中的分散聚合过程是聚合物相和盐水相分离的过程,稳定剂吸附于微球的表面起到稳定作用,同时剪切作用促进了粒子的形成。两性聚电解质的等电点可通过电荷滴定测得。对两性聚电解质微球在不同离子强度、pH溶液中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聚合物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特性粘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加,在等电点显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增粘效应。   当分散共聚体系内存在交联剂时,以线性PDAC为稳定剂可以在盐水介质中合成两性微凝胶,并研究了投料比和交联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单体中DMC量增加,分散介质所需硫酸铵浓度增加。交联剂用量增加,微凝胶粒径增大,分布变宽。同时,对微凝胶在不同pH和盐浓度溶液中的溶胀行为和在纯水中的溶胀动力学研究的结果显示:微凝胶在纯水中溶胀受Fickian扩散控制。对样品的13C NMR分析结果显示:稳定剂经过水洗后可以被除去。从而可以推测:稳定剂主要是吸附于球状微凝胶表面,而不是分布于整个球状微凝胶内部。   在本论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聚阳离子交联纳米粒子(CPDAC)分散稳定剂,并成功进行了分散共聚合,制得可以长期稳定的两性聚电解质微球。考察了不同交联度的稳定剂和不同引发剂类型对分散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稳定剂的交联度越低,制得的微球粒径越大;当交联度超过2%以后,稳定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30年代Edward Zintl教授开展极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以来,有关极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主要归因于它们在理论化学和结构化学上的重要学
氢燃料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在未来有希望代替化石燃料。电解水能够实现清洁、可持续产氢。迄今为止,Pt依然是最好的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催化剂,然而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和在碱性中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磷化物(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TMPs)具有优异的HER催化活性。尽管以TMP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亚氨基糖是一类重要的糖苷酶抑制剂,目前已经在治疗糖尿病、癌症、HIV等疾病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若干重要的五元环、六元环亚氨基糖与枝化衍生物的合
本论文集中于讨论应用二茂铁手性配体实现的羰基α位碳负离子参与的两类不对称反应:Pd催化的酮的α位不对称芳基化反应和羧酸衍生物的α位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   羰基
[学习情境与任务]rn冯友兰盛赞《美的历程》说:“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
期刊
活性层的分子堆积结构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过程和能量转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的实验技术还无法精确表征分子自组装过程和堆积结构,严重阻碍结构-性能关系的可
本文以提高水基导电聚苯胺的环境稳定性、机械性能及电导率为目的,采用区域限制方式将水基导电聚苯胺链固定在无机或有机—无机网络内,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具
钒配合物不但具有特殊的拓扑学结构,新颖,丰富的几何造型,还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钒的多酸化合物有着优异的氧化催化性能,低价钒试剂在促进有机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直是有
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飙升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得到全球的广泛共识。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高效和环境友好地直接转换成电能,是解决未来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