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1949—1956)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大型机关报,自创刊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群众和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窗口,在报道重大历史政治事件中发挥着致为关键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肩负着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新中国形象以及工人阶级这一国家领导阶级形象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人民日报》对工人阶级形象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走向,影响着基层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和新中国形象的认知。基于考察历史、总结经验、现实关照的研究思路,文章以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工人阶级相关报道为研究主体,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建构路径,研析其特点和成效,总结历史经验,并从中得到现实启示。具体而言,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便勾画出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的总体框架。根据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厘清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等基本概念。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一章,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的生成逻辑。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重要思想为《人民日报》建构工人阶级形象提供了理论逻辑;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生动实践为《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提供了历史逻辑;最后,《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不仅是为了顺应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转变,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为了进一步消解敌对势力对工人阶级的污名化的需要。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二、三、四章。基于对1949至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工人阶级史料的归纳与总结,挖掘《人民日报》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基本思路。第二章主要围绕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中工人阶级形象的建构内容。这部分从工人阶级地位、工人阶级权利、工人阶级国际责任三个维度出发,《人民日报》将工人阶级形象具化为具有强烈的阶级共同体意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国家民族利益的维护者的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形象;将工人阶级形象具化为保护国家财产的“主人翁”,城市民主改革的主力军,企业的“当家人”,挖潜革新的“老大哥”;将工人阶级形象具化为反侵略,团结国际无产阶级,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无产阶级形象。《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建构的每一重维度形象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细化为生动直观的具体形象,以此推动工人阶级的整体形象与具体形象的统一。第三章重点剖析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建构路径。《人民日报》通过关注社会舆论风向设置议题,在新旧比较中唤起情感共鸣,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凝聚力量等方式引导舆论走向;通过刊登社论、建构舆论场、实现各地报纸的新闻联动等拓展话语空间;通过塑造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关注“五一”节日纪念,塑造与传播劳模等深化话语内容,逐渐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消解工人阶级的负面形象,建构新中国“主人翁”形象。第四章系统梳理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成效。这部分从《人民日报》总结其建构工人阶级形象的基本特点,即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贴近实际生活与联系群众相结合、坚持正面宣传与批评报道相结合。此外,文章总结了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的主要成效,即不仅促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也激发了工人生产建设积极性,塑造工人阶级的正面形象。第四部分,主要研析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这部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不仅归纳出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明确定位发挥党报导向功能,围绕方针政策加强舆论引导,向实际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贴近群众实际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等的基本经验。也总结出了《人民日报》在今后工人阶级形象建构应该着重把握的方向,即立足发展大局,发挥党报的引导力;坚持党性原则,提升党报的感召力;坚持人民立场,增强党报的公信力;把握传播规律,增强党报的传播力,以期在理论层面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问题,在现实层面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作用的号召,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做好新时代的工会工作。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用一些简单的、非线性的多层次表征模型把数据转化为更高层次、更加抽象的表征学习方法。当前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视觉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飞速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自从2006年Geoffrey Hinton等人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并解决了深层网络训练中梯度消失问题,从此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并持续至今。这几年Facebook、Google、Microsof
初中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写作的交际功能,教学设计中缺少有效的写作任务情境,且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统编版教材中丰富资源的有效利用,忽略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对学生的评改指导也不足。在学的方面,学生存在着诸如写作动机弱、读者意识和目的意识淡薄、写作学习要素不足、缺少有效的学习支架和评改主体单一、形式简单等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表达欲
妇女问题是国家和人民普遍关注的话题,妇女解放关系到占世界人口半数的妇女命运,妇女解放同时也与人类解放息息相关。习近平多次强调妇女在家庭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不断提升,妇女获得新的解放和平等自由权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社会中对于妇女问题的探讨愈发激烈。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历程,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
国际话语权是国际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表现,较强的国际话语权是大国身份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近代中国在国际话语格局中位于弱势地位,其国际话语权长期处于被剥夺状态。直到中国共产党获得执政地位之后,社会主义中国才逐渐获以地区大国的身份,积极争得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并不断向世界舞台中心靠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交事业中占据特殊地位
学位
在政策鼓励和社会需求双重推动下,社会工作在我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依然受到较多限制,没能充分发挥专业价值,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实践倾向,逐步建构了自身的专业惯习。基于此,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基于场域与惯习双向建构关系,分为学校场域和工作场域,通过对场域现状的分析和场域内行动主体间的关系网络的梳理,对社会工作者在两个场域内专业惯习的逐步建构进行研
中韩关系是东北亚地区重要双边关系,维护好中韩关系对于促进两国发展与维护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韩国对华政策是影响中韩关系的重要变量,因此,韩国对华政策不仅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中韩双边关系与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冷战结束后,韩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转型,开始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受历史因素以及外交战略等因素的影响,韩国国内政治力量也逐步分裂为对华态度出现反差的进步和保守两大阵营。19
近年来,中国社会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时空变迁,这种社会时空的境遇的嬗变在转换乡村的发展语境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体验。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问题愈发受到政府与学界重视。目前学界对乡村经济、文化等问题都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乡村美学却缺乏系统与理论深度的探讨,已有对乡村美学的研究尚未打破传统美学与现实空间问题研究的壁垒,乡村美学的研究始终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与现实关照。本文从空间的理
随着社会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消费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网红餐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满足了大众娱乐消遣、社会交际、个人情感认同等方面的需求。本研究围绕“网红餐饮”的经营创意展开研究,对其兴起的原因和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以文化菱形作为理论基础,着重从文化客体、经营创意者、消费者、社会四个角度深入探讨。“网红餐饮”作为文化客体,是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建构中具有关键作用,满足了消费者多维度的
在我国进入现代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建设以城市向周围边缘农村地区进行空间扩张为主要途径,以安置原农村居民为目的“拆迁安置”社区建设亦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国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安置居民行动主体的选择,重视在空间变迁下对安置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解析。拆迁安置居民作为空间演变的主要体验者与实践者,在经历传统村落空间向现代社区空间演化过程中,进行以传统惯习为